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7-10 20:49:56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7月10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玉麒,陕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王鹏,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高强,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处长于小亮,陕西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何文来出席,以“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加快陕西高等教育强省建设、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题目,介绍了有关情况。
布局建设13个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陕西着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分类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超常规、有组织培养未来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布局建设13个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级未来技术学院,高质量建设3个卓越工程师学院和11个未来技术学院。全国首个技术经理人学院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全国首所聚焦“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学院由西北大学在榆林市设立,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一批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我省数所高校相继成立华为学院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育人平台,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成功设立陕西警察学院、西安戏剧学院等
持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实施优质本科扩容工程,支持省属优质本科高校持续改善教学生活设施条件,成功设立陕西警察学院、西安戏剧学院、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实现公安类本科学校和公办职业本科学校的双突破。进一步完善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促进学生找准定位、在各自的赛道上建功立业。
不断完善“就业—专业设置—招生”联动机制,以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依据,在专业结构优化和招生计划调整两个方面,分别实行“末位淘汰”和“红黄牌”制度,超前布局急需学科专业,调减过剩学科专业,直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量达到1602个,较三年前增长19%,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更加契合。
2024年陕西高校在研国家级科技项目1.1万项
陕西坚持加强有组织科技创新,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进一步凸显,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科研人员在嫦娥奔月、蛟龙潜海、港珠澳大桥、中亚考古和雅鲁藏布江水电等国家战略和“国之重器”中,贡献了陕西智慧、陕西力量。2024年,陕西高校在研国家级科技项目1.1万项。在最新一届国家科技奖评选中,陕西省高校15项通用项目获奖,居全国第2,创历史新高。
5所高校在中亚国家设立分校或独立学院
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建好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等平台,每年举办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会议和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在中亚国家设立分校或独立学院;今年2月,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校长办公室转设至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4所院校获批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合作院校;在海外建设“鲁班工坊”3个、秦岭工坊14个;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50个。不断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人才支撑,大力推动职教出海,13所高职院校的66个专业教学标准、271个课程标准被国(境)外22个国家采用,职教合作成果丰硕。持续擦亮“留学中国·学在陕西”品牌,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成为丝路文化交流的使者,陕西已成为中亚国家首选来华留学目的地之一。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2413个
在国家专业目录中约占比95.7%
陕西省研究生教育在全国占据重要的位置,现有博硕士学位授权普通高校32所,博硕士授予点928个;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所、学科20个,分居全国第4位、第7位;在校研究生21.34万人、居全国第5位。近年来,陕西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统筹推动“双一流”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
陕西高校类型多样,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现有普通本科高等院校57所、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2413个,覆盖89个专业类,在国家专业目录中约占比95.7%,本科专业体系基本健全,专业建设基本满足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陕西将提升本科专业服务区域发展的支撑度和贡献度作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任务落实的关键举措。
全省现有“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55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81个,占全省本科专业布点数的43%。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数量191个,居全国第2,直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的1602个本科专业点中,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04个,占全省一流本科专业总数的75%,一流专业高度契合产业发展,专业质量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稳步增强。
将打造高校人才培养特区
下一步,陕西教育系统将持续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陕西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建好陕西改革发展实践成就思政课教学案例库,组织百万学子延安行、学生成长解惑“千问千答”等活动,切实提升思政工作实效。
二是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强化“就业—专业设置—招生”联动,做优做准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和控制增设专业清单,推动学科专业内涵更新和数字化升级,支持校企共建技术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创新发展服务支撑能力。
三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创新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打造高校人才培养特区。
四是推动以竞争引领和服务实绩为导向的高校贡献度评价改革,在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分类指导,通过有效发挥资源配置和政策激励的导向作用,引导高校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治理模式,更好地为陕西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相关热词搜索: 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