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7-11 08:04:46 编辑:张进 版权声明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 题:美合唱团西安行:共赴一场友谊与文化的和鸣!
新华社记者刘杨
“当钟楼的月梢,遇见盐湖的波涛,跨越万里之遥,我们在此拥抱……”这首《认识你真好》是在西安举行的中美青少年音乐交流活动主题曲。在这里,两国学生在音乐交流中增进理解,友谊逐渐升温。
7月6日至9日,应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之约,近50名来自美国犹他州的One Voice儿童合唱团成员来到陕西西安参与中美青少年音乐交流活动,与中国伙伴同唱一首歌,同读一座城,共赴一场友谊与文化的和鸣。
以音乐为纽带,牵系中美青少年友谊对话——
青春的故事往往始自校园。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合唱团成员与附中学生一对一结伴,一起学唱了《认识你真好》。
18岁的简在听了中国同伴对于歌词含义的解释后深受触动,“歌词里将西安和我的家乡盐湖城的文化象征联系在一起,还写到了无论世界的这一端与另一端相距多远,彼此能够认识和见面总是很好的,非常贴切地表达出了我们的感受。”
“认识你真好,无论天荒还是地老,就让这美好时光,化作永恒的歌谣……”
连日来,这些悦耳的旋律、优美的词韵唱响在校园里、街巷上、城墙下,抱持着对于音乐的共同热爱,一路相伴的两国学生彼此越来越熟悉。
西安交大附中高一学生蒋义茁与他的美国伙伴埃弗里一见如故。“我们俩都是音乐剧《汉密尔顿》的忠实粉丝,很难想象在大洋彼岸能有一个人,跟我的音乐品位近乎完全相同。”
此行途中,常常不知是谁起了头,这些一拍即合的小伙伴们便在路边哼唱起他们共同熟悉的歌曲,清澈的童声也让路人驻足倾听。
“第一次见面时,我就发现原本担心的隔阂和障碍并不存在。能够和同样热爱音乐的美国小伙伴相伴相处、合唱歌曲,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蒋义茁说。
以古都为桥梁,触摸中国文化脉动——
西安,十三朝古都,周礼秦制、汉风唐韵,全城散落着灿若繁星的文明印记。
远观大雁塔,近看钟鼓楼,登临古城墙……
对于那些第一次到访西安的合唱团成员来说,最期待的当属兵马俑。站在这一举世闻名的文化坐标前,栩栩如生的陶俑、气势磅礴的军阵让15岁的安迪深受震撼。
“很早之前我就希望能亲眼看到兵马俑,现在我真的站在了‘奇迹’面前,实在是太壮观了。”安迪说。
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一方传统的皮影戏台上,传统剧目《老鼠偷油》刚刚谢幕,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的形象倏地出现,随着《信天游》的歌声乍起,他的机械舞和太空步跃然眼前,仿若真人再现。这出中西混搭的皮影戏赢得了满堂彩。
“非常有创意!”已是第三次到访中国的塔克赞叹道,“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
7月8日,美国One Voice儿童合唱团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在西安千古情景区合影留念。(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供图)
另一场实景演出《西安千古情》为合唱团成员们带来更加直接的视觉奇观——滔滔大水好似倾泻而下,滚滚黄沙仿佛扑面而来,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打破舞台与观众区域的界限,以科技手段展现周秦汉唐的历史篇章,在场的同学们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和欢呼。
演出一结束,几个合唱团成员就开始互相分享自己的惊喜之情。“那些水和沙子就那么从天而降,太真实了!”
他们更好奇其中的故事情节,于是围着中国小伙伴询问自己没看懂的部分。合唱团成员杰德说:“虽然没办法立即理解旁白的讲述,但通过演员表演和视觉效果,我也能大致了解梗概。看完这场演出,我非常想学习更多关于中国唐代历史的知识。”
从大唐不夜城繁华的商贸街景到回民街浓烈的烟火气息,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文化体验到《梦长安—大唐迎宾礼》的礼仪盛宴,合唱团成员们遍览长安城的辉煌过往与活力今朝,收获的是满载的友谊与宝贵的记忆。
西安城墙上,当拍完最后一张大合照,离别的钟声敲响。
朝夕相处的短短几天,生发出的是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真挚友谊。再来一张自拍合照,再来一次拥抱,面对面,手拉手,诉说着不舍的情绪,笑与泪见证着他们的青春友谊。
每段旅程的结束都是新的起点。当音符流淌、旋律舞动,中美人文交流的新乐章不断续写。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