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新动能引领新发展 西安工业产业链群稳步壮大

来源:西安日报 时间:2025-07-30 07:57:07 编辑:张进 作者: 版权声明

  48a0a430-5cae-4353-a0b0-2e0f214db69d.jpg

  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黑灯工厂”里的机器人 资料图片

  上半年西安工业交出优异答卷

  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4043.65亿元

  汽车产业产值1585.85亿元 同比增长26.0%

  高端装备产业产值640.85亿元 同比增长4.8%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产值747.19亿元 同比增长54.7%

  日前,西安上半年工业经济“成绩单”揭晓。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超出半年增加值增长10%的目标;六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7.4%,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9.7%,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

  数据增长背后都有哪些澎湃动力?数据曲线中折射出了哪些新动向?

  “政策组合拳”推动产业链群逐步壮大

  这个夏天,在重点投资项目现场,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焊花飞溅、机械轰鸣……作为我省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项目,陕西电子芯业时代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生产线目前已进入冲刺通线的关键节点,计划9月份开始试生产。

  “项目总投资45亿元,主要建设一条8英寸高性能、高可靠功率器件、功率集成电路生产线,同时,厂房基建预先满足未来12英寸生产线可扩展性的要求,项目80%的设备可满足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生产要求。”陕西电子芯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设计月产能5万片,未来可拓展至10万片。我们计划8月中旬进行设备通电联调,9月份通线后将正式进入流片试生产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是我国在西北地区布局建设的首条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生产线,建成后,将填补陕西8英寸芯片制造领域空白,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高端集成电路产业特色聚集区,完善西部地区半导体产业整体布局。

  投资关乎未来的增长潜力。今年1-6月,西安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5%,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2.7%,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8.7个百分点。

  得益于面貌一新的“政策组合拳”,西安工业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西安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找到发力“小切口”,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重点企业组群发展。制定出台大飞机、商用车、光伏、半导体及光子、能源(油气)、输配电、乘用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7个重点产业链能力提升方案。编制完成光伏、半导体、光子、乘用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与科教资源融合创新发展图谱。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推荐535户企业申报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稀有金属新材料等6家企业中试平台入选第一批国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今年上半年,西安工业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西安汽车产业产值1585.85亿元、同比增长26.0%;高端装备产业产值640.85亿元、同比增长4.8%;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产值747.19亿元、同比增长54.7%;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4043.65亿元,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个百分点。

  以龙头企业为抓手 延链补链强链

  西安工业主要指标的稳中有进,产业链群持续壮大,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盾构机电机等关键核心部件是我国盾构机行业发展的短板,也是制约盾构机产业链完善的断点。不久前,搭载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自主研制的刀盘主驱动电机的全球最大直径土压平衡—双护盾组合式盾构机“强基号”顺利下线,标志着西安智慧助力大国制造再添新典范。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企业,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能力,依托深耕盾构领域所积累的核心技术和平台优势,借助软件仿真技术对电机的电气性能、水路结构和密封结构及机械结构展开了全方位的优化设计,通过一系列创新改进,电机轴向尺寸有效减小10%,功率密度提升8%,成功研制出400kW大功率电机,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为“强基号”刀盘作业注入强劲动力,为产业升级、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注入了新动能。

  除了在高端装备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促进产业链完善外,在光伏产业领域,今年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作为光伏行业技术变革的头部企业,隆基绿能始终以创新为内核。从推动单晶技术颠覆多晶路线,到布局钙钛矿、BC电池等前沿领域,该企业构建了覆盖材料、设备、工艺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光伏产业链以隆基绿能为龙头,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电站等全环节,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以幸福制药、天隆科技、大医集团、巨子生物、新通药物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快速发展,西安生物医药产业优势突出,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聚集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52户,覆盖了从原材料—医药研发—生产制造—医药服务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

  今年上半年,西安龙头企业引领增长,过百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2%。西安坚持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做强前端产业体系,做优中端产业链条,做实后端产业保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内外齐发力 产业链上蓄积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西安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产业转型稳步推进,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

  以创新为引领,以“培育”为路径,西安产业链上正在蓄积持续发展动能。

  西安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备案“创新型”中小企业798户;审核推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2户。美兰德新材料等71户企业进入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推荐诺瓦星云等68户企业申报第五批省级单项冠军。

  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中,今年,西安将加快促进中小企业融链入链,组织开展一系列配套对接会、“链主”企业开放日、供应商大会等链内、链间对接活动以及技术路演、产学研对接、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以企业为主体,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场景研究及技术验证,开发规模化产品进行示范推广,牵引企业拓展市场,带动相关链群突破发展。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西安工业经济发展动能澎湃。半年报展现了西安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巨大拉力,正悄然引领着西安经济走上新的增长通道。展望今年下半程,利好因素不断聚集,西安工业经济有望继续提升。

  记者黄晓巍 实习生张语歆



来源:西安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