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西电科大千万级专利转化 打造空天感知“中国芯”

要闻 西安晚报 2025-08-04 06:52:07
A1 A2 A3

本报讯 (记者任娜 通讯员张开元) 8月2日记者获悉,在信息感知技术领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力学与感知工程学院肖国尧、全英汇教授团队取得产业化突破。其核心专利攻克了信息感知系统在极小空间片内集成的关键技术难题,与企业携手将图纸上的“实验室奇迹”锻造成生产线上的“产业引擎”。

“前期,团队依托陕西多源融合探测识别创新中心的技术创新成果,在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开展了产业化相关部署,并取得一定成效,获得行业的高度肯定。”团队一名成员介绍,他们以“芯粒异构集成”为矛,突破自主可控多功能微系统技术,以“智能射频微系统”为盾,攻克认知电磁频谱的难题,以数字阵列异构计算架构,为分布式边缘智能处理铺设高速通道……这些技术集群为感知装备装上了“高精度神经网”,在严苛SWaP-C约束下实现算力密度倍增,为空天信息系统打造出微纳化智能基座,也实现了从关键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关键跨越,为空天信息领域产业链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目前,首批芯片已成功应用于某专项工程。

从实验室的图纸到生产线的芯片,肖国尧、全英汇教授团队以自主创新的坚实步伐,在智能感知微系统领域实现了从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落地的贯通,将继续为中国高端感知装备的自主可控与创新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为“中国智造”添砖加瓦。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魏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骑手能不能进小区?怎么进? 居民安全与配送效率如何平衡 下一篇:从62家到100家 沣东新城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12亿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