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8-07 16:00:24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8月7日凌晨,西兴高速改扩建项目控制性工程渭河特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工程建设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原公路已达服务上限
全线6处互通立交
在改扩建前,该公路交通量已超过5.5万辆小客车/日,占连霍通道的67.8%,其中最大路段交通量已超8万辆小客车/日,已达服务水平上限,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新要求。
西兴高速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后围寨立交西侧三桥收费站,与城市道路相接,至项目终点西吴立交。与G30 连霍高速、G3021 临兴高速公路相接。项目采用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起点至帽耳刘枢纽段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4.5米,帽耳刘枢纽至终点段为双向八车道,路基宽42米,路线全长24.382 公里。全线设帽耳刘(枢纽)、沣河(预留)、咸阳、咸阳西、咸阳高新、西吴(枢纽)6处互通立交。工期32个月,计划通车时间 2025年12月,概算投资46.59亿元。
绿色施工
实现扬尘噪音有害颗粒物同比降低90%
其中,项目控制性工程——渭河特大桥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曹家寨村西,沿渭河冲洪积平原横跨渭河,左幅为原桥加固后利用,桥长996.5米,右幅为新建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箱梁+波形钢腹板连续梁+钢混组合梁,桥长1085.0米。
建设过程中,面对土地交付缓慢、征地拆迁难度大、建设环境复杂、环保新形势日益严峻等不利因素,实行“问题清单销号制”,联合属地政府成立“现场环境保障工作专班”驻扎一线24小时专人值守,清除施工断点。项目构建“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的安全管理体系,组织节点倒逼高效推进,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和严格的节点考核奖惩制度。现场投入旱烟净化器50余台、环境监测仪3台、桥位周边采用智能喷雾降尘系统、拼装焊接区域采用“移动焊接棚+焊烟净化器+环保吸尘焊枪”等流程化处理系统,实现扬尘、噪音、有害颗粒物同比降低90%以上。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应用“四新”技术。投入自动养生机器人、泥沙分离器、超声波成孔质量检测仪高性能新设备,大大提升施工效率;深水基坑钢围堰采用光电图像监测系统+压力式水位计实现自动化监测,确保施工安全;围堰施工通过增设“水刀”加快围堰钢板插打;在水下承台开挖过程中,将传统的长臂挖机开挖改为泥浆泵抽砂,加快施工进度;旧桥上部结构加固创新采用“增梁法”工艺,显著提升梁体承载力。
在进行钢梁架设时,作为省内最大跨度60米钢梁,单片最大重量135吨,创新采用“分段加工+模板化运输+二次拼装”的施工方案,使用320吨-132米架桥机,通过改造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轨支垫方式,在防震挡块及盖梁中心处对横移轨进行加固,保证架桥机横移时的稳定性,仅用123天便高效完成了11孔钢梁的架设。
待今年12月建成通车后,对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运输品质,带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撑西安都市圈发展、打造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