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西安市民政局获悉,为方便群众出行,西安市民政局根据《西安市地名管理实施细则》《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导则》等相关文件规定,将新城区2条、阎良区4条、长安区14条共20条道路命名方案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提出意见建议。
20条道路命名方案公布
新城区(2条)
(一)春苗巷(Chūnmiáo Xiàng):该路东起二十二街坊小区西门,西至幸福中路,位于秦川幼儿园南侧,长110米,宽8米。
命名依据:“春苗”原意为春天的禾苗,是新生和希望的开始,也多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新的机遇。因该路紧邻秦川幼儿园,以“春苗”一词象征对儿童茁壮成长的美好远景,根据道路规模命名为“春苗巷”。
(二)星槎巷(Xīngchá Xiàng):该路南起咸宁东路,北至秦苑小区正门,紧邻地铁6号线卫星测控中心站,长200米,宽10米。
命名依据:“星槎”一词,出自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的“八月槎”典故,讲述的是古人乘木筏漂流至银河的奇幻经历。后“星槎”一词指传说中每年八月定期往返于天河与大海的神秘木筏,也被后世引申为中国古代对宇宙飞行载具的浪漫想象,体现了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对飞天梦的探索,甚至在《隋唐演义》中更有“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的描写。因该路位于西安卫星测控北侧,紧邻地铁“卫星测控中心”站,为体现这一古代传统典故与文学色彩,贴合道路实际方位,将该路命名为“星槎巷”。
阎良区(4条)
(一)逸安路(Yì’ān Lù):该路东起凤凰南街,西至迎宾大道,位于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南侧,长720米,宽30米。
命名依据:该路周边有幼儿园、迎宾小学及多座生活小区。“安逸”一词,形容一种轻松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取自汉代著名哲学家焦赣《焦氏易林·屯之第三》中“年丰岁熟,民得逸安”句。由于该道路为周边学生、小区居民日常通行使用,故取“悠闲安居、安逸生活”之意,命名为“逸安路”。
(二)通达巷(Tōngdá Xiànɡ):该路位于阎良火车站东南侧,西起火车站前文化广场接胜利街,东不通,为阎良车站派出所、中铁阎良工务段门前道路,长200米,宽15米。
命名依据:该路位于阎良火车站前,取铁路交通运输“通达四方”之意,根据道路建设规模将其命名为“通达巷”。
(三)荆望路(Jīngwàng Lù):该路北起荆山路,南至泾惠渠,位于荆航三路与荆航四路之间,长650米,宽25米。
命名依据:该路位于荆山塬(亦称荆山、中华塬)脚下。西晋文人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记载了大禹曾铸鼎于此,使“荆山”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破晓之地。该路连接已命名的“荆山路”,取“荆山在望”之意,命名为“荆望路”。
(四)翔凤路(Xiángfèng Lù):该路东起阎富东路,西至荆航三路,位于九州怡景湾小区与锦庭春晓等小区之间,长96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翔凤”一词来源于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的中文名称。鉴于阎良区作为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强度检测、试飞鉴定、教育培训、旅游体验六位一体的著名“航空城”,为了纪念这一自主研发机型的傲人成就,将该路命名为“翔凤路”。
长安区(14条)
(一)幸驾坡路(Xìngjiàpō Lù):该路西起城南大道,东北至花溪路,呈“┛”形,整体位于幸驾坡社区东南,长110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该路位于原“幸驾坡村”区域。据民间传说,明万历年间神宗朱翊钧巡游长安,听闻城南神禾原上的香积寺颇为灵验且风景秀美,遂至此处的神禾庙歇息。后世人将皇帝休息之处称为“幸驾”,又因该处为神禾原西段制高点,故称为幸驾坡村并一直沿用下来。为发扬西安深厚悠久的村落文化,传承村落人文记忆,故将该路命名为“幸驾坡路”。
(二)上塔坡一路(Shàngtāpō 1 Lù):该路南起韦曲北街,北至西部大道,位于喜居园小区西侧,长1000米,宽25米。
(三)上塔坡二路(Shàngtāpō 2 Lù):该路南起韦曲北街,北至西部大道,位于中粮大悦未来城小区东侧并与拟命名的上塔坡一路平行,长1000米,宽25米。
命名依据:这两条道路位于原“上塔坡村”区域。据《西安通览》记载,天宝年间,唐代名将何昌期在此处修建别墅,史称何将军山林,后金代在此修清凉寺并兴建塔楼(靖宁塔)。后人将寺院之外的村落地势划分,凡位于坡上者为上塔坡、坡下则为下塔坡,清嘉庆年间的《长安县志》已明确对“上、下塔坡”予以记载。为发扬西安深厚悠久的村落文化,传承村落人文记忆,突出指位意义,按照《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导则》道路名称排序依据,将这两条道路分别命名为“上塔坡一路”“上塔坡二路”。
(四)芳樽路(Fāngzūn Lù):该路东起长兴北路,西至广场北路,位于中粮大悦未来城小区南侧,长52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芳樽”在汉语词汇中原指精致的酒器,后借指美酒。该路名称出自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送梁李二明府》诗中“复此穷秋日,芳樽别故人”句。道路东端目前驻有陕西长安酒业有限公司(即原长安酒厂)和酒厂家属院,为持续促进我市民营企业长足发展,彰显该区域的酒文化元素,将该路命名为芳樽路。
(五)勋荫坡(Xūnyīn Pō):该路位于韦曲街道东南部少陵原畔,南起樊川路接潏河路,北至少陵路,整体呈不规则蛇形走向,长176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该路坐落于少陵原腹地,是连接上、下原的重要交通道路之一,也是我市城南著名网红打卡地。道路毗邻千年胜迹“杜公祠”,根据《西安村落记忆》记载,杜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后历经多次修葺保存至今,祠内保存有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及杜甫的诗集字画,是研究杜甫诗歌和历史的重要资料,在历史、文学和艺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宋代张礼《游城南记》记载:“下勋荫坡,入牛头寺……至皇子坡,徘徊久之”。同时注曰:“勋荫坡,今牛头寺之坡也”。明朝《陕西通志》载:“勋荫坡一名石牛头山,在县南十五里牛头寺下”,古志也曾载有“杜工祠旁勋荫坡”的字样。为了凸显道路周边历史文化特色,通过名称契合道路实际走向,同时留下杜甫在长安生活的人文遗痕,延续诗词长安的文化印记,故拟将该路命名为勋荫坡。
(六)水磨街(Shuǐmò Jiē):该路西南起潏河路,东北至广场南路,与韦曲南街西延伸段相交,位于水磨新区与水磨社区之间,长60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水磨村建村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建村史。道路目前位于原水磨村地域内,同时也是现水磨村安置小区门前道路,商业门店集中,为传承我市深厚悠久的村落历史文脉并有效与高新区双水磨路予以区分,将其命名为水磨街。
(七)居礼路(Jūlǐ Lù):该路南起凤林北路,北至学府大街,位于万科城润园小区东侧,长82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居礼”一词来源于词语“冲让居礼”,出自唐宋八大家柳宗元撰写的《箕子碑》中颂文的“冲让居礼,不盈称孤”句。该局描写箕子谦让居于礼法之中,从不自满而妄自称孤道寡的大家风范。因该路位于居民小区与陕师大、西安邮电等高等院校之间,取“安居祥和、礼法贤能”之意,将其命名为“居礼路”,与西侧已命名使用的居安路形成系列化地名。
(八)潏水渡路(Juéshuǐdù Lù):该路东南起潏河北岸,北至学府大街,位于拟命名居礼路东侧并与之基本平行,长66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该路位于郭杜街道温国堡村附近,温国堡村相传建于隋,至唐朝中叶改为现村名。史册记载,这里因临潏河而河面有渡船码头曾被记载为“潏水渡津”。为传承西安村落深厚的文化脉络,保留典故历史和文化传承,将此路命名为“潏水渡路”。
(九)赤栏桥路(Chìlánqiáo Lù):该路南起拟命名的佳乐路,北至香积大街,位于长安区南雷村北雷村赤兰桥村安置社区东侧,长600米,宽20米。
(十)北雷路(Běiléi Lù):该路南起拟命名的佳乐路,北至香积大街,位于拟命名的赤栏桥路东侧并与之平行,长600米,宽20米。
(十一)南雷路(Nánléi Lù):该路南起拟命名的佳乐路,北至香积大街,位于拟命名的北雷路东侧并与之平行,长60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上述三条道路所在区域横跨长安区郭杜、兴隆两街道的原赤栏桥村、北雷村与南雷村。其中,赤栏桥村建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村落最早源于永安渠上一座古桥,该桥是唐代城南的著名风景地。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写下的“正是玉人断肠处,一渠春水赤栏桥”正是描述此处的美好风光;北雷、南雷两村建村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因村内遗存古雷神庙而得名,清嘉庆《长安县志》已经对村名有所记载。目前该区域建有长安区南雷村北雷村赤栏桥村安置社区,为传承我市深厚悠久的村落文化脉络,保留浓墨重彩的乡愁记忆,故将上述三条道路以村落原名称作为专名予以命名。
(十二)漆渠路(Qīqú Lù):该路东起文苑南路,西至翰林南路延伸段,位于陕西通信技师学院南侧,长88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此地为古运漆河遗址,据古籍记载,胡亥为修筑阿房宫而采终南山的生漆,为了方便运输于是在此开凿一条人工渠道,以便聚漆成河,向长安城滚流而去。史书将其称为“漆渠”。唐代地理学专著《括地志》亦有“胡亥筑阿房宫,开此渠而运南山之漆”的记载,而民间也据此流传着“割尽南山漆,油遍长安城”的说法。为了凸显西安深厚的城市文化脉络,铭记秦汉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故将该路命名为“漆渠路” 。
(十三)佳安路(Jiā’ān Lù):该路东起文苑南路,西北至规划路,位于香积大街南侧并与之基本平行,长1400米,宽20米。
(十四)佳乐路(Jiālè Lù):该路东起文苑南路,西北至西沣中路,位于拟命名的漆渠路南侧,与拟命名的佳安路基本平行,长3350米,宽40米。
命名依据:上述两条道路属于原赤栏桥村,南、北雷村拆迁安置区域内的主干道。其中,佳安取自宋吕渭老《水调歌头》中“佳句问平安”句;“佳乐”出自明郑善夫的“佳肴佳乐见君意,美景美人忘我忧”句。通过古诗词中“佳安”“佳乐”所描述的意境,不仅描述出潏河古道边原有村落的美好景致,也以“家安”“家乐”的谐音,蕴含着对古老村落拆迁后,原有村民生活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幸福的美好祝福。
市民有意见或建议可联系西安市民政局
公示期间,市民可将网络意见反馈至西安市民政局微信公号公示方案评论区或后台私信留言。反馈意见请明确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相关依据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书面意见反馈方式您可将意见建议邮寄至下列地址:
西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勘界处
地址:西安市凤城八路109号市政府3号楼118室;
西安地名协会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曲江路70号西安市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507室。
公示时间自2025年8月7日至8月16日,共10天,逾期视为无效意见(信件反馈以邮戳时间为准)。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渭河特大桥顺利全桥合龙 西兴改扩建项目冲刺12月通车 下一篇:我为群众办实事|334路公交发车间隔太长 公交公司:开学后进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