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人物 时间:2025-08-20 07:57:26 编辑:王莉文 版权声明
环球人物消息,8月的华盛顿,空气中弥漫着湿热与不安的气氛。
当地时间8月1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帖,语气中透着一丝得意:“明天(18日)是个大日子,白宫从没同时来过这么多欧洲领导人。”
就在3天前,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但未能就俄乌停火等问题达成任何协议。
没能在“普特会”中出场的乌克兰与欧洲各国,随后轮番派出领导人赶赴白宫。
美国当地时间18日13时15分,身处风暴中心的泽连斯基现身白宫,他一改此前的戎装风格,换上了一身黑色西装,没打领带,似乎想在礼节中透露一份“笃定”。
与此同时,整个欧洲的权力核心人物也蜂拥而至: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芬兰总统斯图布以及北约秘书长吕特,“组团”陪着泽连斯基,敲响了白宫的大门。
一场关乎世界局势的“权力的游戏”正在上演。
白宫发布了特朗普(左)与泽连斯基的合影。
01
泽连斯基的西装
今年2月,在那场著名的“不欢而散”会晤里,泽连斯基穿了件带有乌克兰国徽图案三叉戟标志的黑色毛衣。现场一名记者问他“怎么不穿西装”,认为这是对美方的不尊重。
而这次与特朗普见面,泽连斯基罕见地换上了黑色衬衫和西装。据新华社报道,为了确保这次会晤成功,他放软身段发起“魅力攻势”,在开场白的头10秒钟就说了4次“谢谢”。现场气氛显得颇为友好,与半年前的“吵架名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泽连斯基(左)与特朗普进行会晤。
有分析认为,泽连斯基在服装问题上的改变体现了他在努力平衡国内需求和外交需求。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泽连斯基便脱下了西装、衬衫、领带等一般国家领导人常穿的服饰,几乎始终以身穿军绿色服装的形象示人。过去几年,不论是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还是与外国领导人会面,泽连斯基几乎未穿过正式的西服。他曾表示,不穿西装是为了彰显与士兵的团结。
乌克兰服装设计师埃尔维拉·加萨诺娃认为,泽连斯基此次与特朗普会晤,虽穿的也是西装,但又延续了军装的风格,“传递出的信号是,他是一个战时国家的领导人”。
2022年10月,泽连斯基身着军绿色Polo衫发表演讲。
据媒体报道,这次会晤讨论了乌克兰安全保障、领土、俄乌总统会晤三大议题,但没有关注美欧向乌克兰派兵和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
会晤发言时,泽连斯基把乌克兰的需求讲得明明白白。他说,乌克兰需要“所有和安全有关的保障”,包括强大的军队、武器、人力、训练和情报。另外,乌克兰还要和美国等国家讨论战略安全保障问题。他强调,只有依靠美国和其他大国的力量,才能让俄罗斯坐到和平谈判桌前。
对此,特朗普回应说,美国愿意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他觉得欧洲应该挑大梁。“我们会给乌克兰非常好的保护和非常好的安全,”他说,“不过欧洲才是第一道防线,因为他们就在那里(邻近乌克兰)。”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的图片,特朗普在会晤中展示了一张地图。地图上,已经被俄罗斯控制的地区被标成了橙红色,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克里米亚等都在其中。
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泽克认为,此举意味着特朗普想给泽连斯基施压,让他接受“用领土让步换和平”的条件。
英国媒体称,特朗普在白宫展示了一幅地图。
会晤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已经开始着手安排泽连斯基与普京的双边会晤,之后,还将举行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
有分析称,此举意味着特朗普想“跳过”欧洲解决俄乌问题,而这显然也是欧洲各国所不愿看到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之前在阿拉斯加的会晤,很可能就是美俄的‘摊牌’时刻。特朗普或许已经发现,此前对俄罗斯实施二级关税,并不能真正迫使对方屈服,因此转而寻求与普京快速达成协议。”
吕祥还强调,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在俄乌问题上更倾向于直接和俄罗斯对话。这也是欧洲领导人集体焦虑的原因。
02
欧洲的焦虑
与泽连斯基“1v1”谈话期间,特朗普说到停火问题时表示,“喜欢停火的想法”,因为可以立即减少伤亡。但他也认为不一定非得先签停火协议,“边打边谈也不是不行”。
而这个观点显然是“欧洲代表团”所不能接受的。《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分析说:“欧洲领导人陪同泽连斯基出访,并不仅仅是出于团结,他们相信,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都系于乌克兰战局之上。”
因此,针对停火问题,特朗普与到访的欧洲领导人产生了分歧。
欧洲领导人与特朗普(中)、泽连斯基(左四)合影。
德国总理默茨强调,欧洲领导人更希望先停火,因为现在已进入“复杂谈判”的阶段,各方都希望看到停火,“我无法想象下次会议(美俄乌三方会晤)会在没有停火的情况下举行”。
但特朗普当场质疑“是否有必要”。他说,如果能停火,当然很好,但他“解决”的“六场战争”中,没有一场是先停火的,“我们都是直接进入谈判”。
紧接着,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洲各方都支持先停火的想法。他呼吁美俄乌和欧洲举行四方会谈。“因为当我们谈到安全保障时,谈的是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
马克龙(左)在会上发言。
有分析认为,此番欧洲领导人同泽连斯基一同访美,是怕泽连斯基“受欺负”,被迫达成某些协议。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欧洲代表团”实则代表了各方利益。
北约秘书长吕特被西方媒体称为“能向特朗普耳边吹风”的人,他想说服特朗普让美国下场解决问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试图用欧盟的规则去对冲“善变”的特朗普。
法国总统马克龙坚持“欧洲战略自主”,想脱离美国主导;英国首相斯塔默盘算如何利用英美“特殊关系”,在新的权力格局中为英国找到位置;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想确保南欧与东欧在俄乌问题上立场统一;带着特朗普“高尔夫球友”标签的芬兰总统斯图布,希望能软化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
特朗普(中)在白宫与所有到访的欧洲领导人举行会议。新华社/美联图
吕祥指出:“欧洲因卷入俄乌冲突,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能源危机。因此,欧洲领导人此行不仅仅是为泽连斯基撑腰,更是为了在战后乌克兰布局中保留影响力,如增加驻军、经济合作等。”
会后,特朗普在个人社交账号上,以乐观的口吻提到了这场会谈,并表示和平进程正向前推进。
03
欧洲领导力的“真空”时代
有意思的是,在多边会晤期间,特朗普突然中断讨论,起身去给普京打了40分钟的电话。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称,特朗普向普京通报了与泽连斯基以及欧洲领导人的会晤情况。两人均表态支持俄乌双方进行直接谈判。
吕祥认为,特朗普这一举动,代表他心里的“真正玩家”只有一个:普京。吕祥说:“特朗普将美俄关系,尤其是核大国平衡视为优先,而非乌克兰问题本身。”
特朗普(中)与普京通话。
吕祥预测:“美俄可能在2至3个月内跳过欧洲达成协议,欧洲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有观点认为,对于欧洲来说,这场声势浩大的“撑腰”行动,或许能为泽连斯基争得一些面子上的尊严和象征性的援助,却无法改变其被动地位。这可能是最让欧洲感到刺痛的结局。
吕祥分析称,欧洲正面临“领导力缺失”,他说:“冯德莱恩并非由欧盟各国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权力来源模糊,被外界视为导致欧洲陷入被动的关键人物,难以代表欧洲统一立场;斯塔默领导的英国工党政府预计不会挑战特朗普,法国和德国也缺乏强势领导人。因此,欧洲无法形成对特朗普的围攻态势,仅能争取象征性成果。”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默克尔时代。那时的欧洲,无论内部有多少分歧,至少对外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可以代表整个欧洲的意志。不少欧洲国家也愿意追随默克尔,在峰会上敢于挑战美国。”吕祥补充道。
另外,欧洲手中的筹码“空空如也”。军事上,欧洲安全高度依赖美国和北约,其中美国又是北约最大的贡献国;经济上,欧洲自身深陷泥潭,无法提供能让特朗普动心的“大单”;政治上,欧洲内部的分裂使其无法形成统一的、强大的施压能力。
在这样的局面下,这次会晤何时能等来真正的结果,还是未知数。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