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何以锻造西安工业经济的“硬核”支撑?记者实地探访揭秘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8-20 19:03:58 编辑:方正 作者:魏晓飞 版权声明

  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施工车辆不时进出,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马达声声,正开足马力抓生产……8月18至1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跟随“聚势赋能项目兴 ‘北跨’热土看经开”主流媒体调研采访团,走进西安经开区泾渭工业园、渭北工业园实地探访。

4.png

  在这片西安“北跨”战略的热土上,经开区多举措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推动资源要素、工作力量和项目布局向渭河北岸聚集,不断刷新项目落地速度,持续壮大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集群,锻造西安工业经济“硬核”支撑。

  “把企业的需求落到实处”

  既有速度也有温度

  “西安经开区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服务,为我们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沃土。”2008年,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地就在泾渭工业园,是较早进驻渭北发展的企业之一。提起发展情况,公司行政总监郭计化如数家珍:“18年来,我们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光刻胶关键材料100%国产原材料+100%国产设备工艺的全链条创新。”

  得益于经开区营商环境给予的信心,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出增资决策——总投资5.8亿元,建设占地100亩的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项目。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及其核心材料技术空白,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难题。

  20公里外的渭北工业园,全球电机和风机领域的“隐形冠军”依必安派特风机西安有限公司同样对经开区的营商环境点赞。

  “选择落户渭北工业园,不仅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在于经开区实打实的支持。他们把企业的事放在心上,更把每一份需求落到实处。”该公司供应链总监党若雯介绍,曾因厂区外道路无路灯,给夜班员工带来通行不便,反馈后仅一周“点亮”工程就落地;园区领导还主动搭台,推动企业间合作;更有专项团队上门对接企业难题,责任到人。

  该公司自建成投产以来,每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至2024年产值已达12.5亿元。去年,依必安派特追投5亿元打造的亚太研发及风机制造中心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20天,成为全省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目前,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完工。

  产业链也是营商环境。位于泾渭工业园的天大钒业高纯度中间合金研发生产项目,就是因为产业链的“西”引力而诞生。

  总部位于河北承德的天大钒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新材料项目,依托西安丰富的科教资源与上下游产业链优势,注册西安天大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已于7月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桩基及基础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000吨高纯铌(钽)等关键材料,年产值预计4.7亿元。

  “西安经开区在土地报批‘黄金期’提前介入,多部门协同提供全流程辅导,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何谓‘经开温度’。”让西安天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娟印象深刻的还有“经开速度”——从摘地到开工仅用时70天。

  众多项目的快速推进与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经开区以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为目标,重点围绕5个领域细化推出28个改革任务。已实现项目全周期督导、全要素保障。创新了“一项目一策”工作法开展靶向服务,深化运用“提前介入+帮办代办+容缺预审”等服务机制,对12个重点产业项目实施全程代办服务。

  西安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

  “北跨”热土的硬核支撑

  作为西安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经开区是陕西首个工业产值超过千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汽车产业是其主导产业之一,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是其发展方向。

  今年上半年,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势头强劲,成绩亮眼。其中,位于泾渭工业园的陕汽控股累计生产汽车8.64万辆,同比增长3.3%;销量达10.03万辆,同比增幅13.9%。

  距离陕汽不远的西安智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围绕新能源电驱动的自主研发,致力于推动重卡电动化进程。今年上半年营收2.38亿,增长201%,全行业市场份额超10%。

  公司董事长李司光介绍,作为陕汽新能源重卡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公司每年带动上游供应商配套产值超2亿元,将有力助推西安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集群加速奔跑。

  “18年来,公司在经开区实现了从0到1个亿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年产值4亿多元,我们已经做到了中国风力发电企业的头部。” 西安辰安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居荣介绍,公司拥有40余项核心专利,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新建的25MVA大兆瓦电机实验平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持续为绿色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和装备制造业一样,新材料产业在“北跨”热土上同样欣欣向荣。

  位于渭北工业园的陕西美兰德炭素碳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等收尾工作。这个总投资10.7亿元、占地130亩的项目,开工后仅用3个月就实现办公楼及厂房主体封顶,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公司副总经理樊乾国介绍,该项目攻克了制备碳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壁垒,生产综合能耗大幅下降。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碳基复合材料3000吨,年产值10亿元。

  作为国内稀有金属装备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西安优耐特容器制造有限公司十余年前便扎根经开区泾渭工业园。如今,其在渭北工业园投资12.2亿建设的新项目正在建设中。

  该项目占地200亩,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6.9亿元,产能将提升至原来的5倍以上。优耐特公司总经理张卫刚表示,项目将与区内钛锆镍合金及复合材料加工类企业形成相互支撑和产业协同,为陕西省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西安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9.80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攀升至1416.18亿元,同比增幅28%;工业发展呈现强劲动能,挺起了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魏晓飞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