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莲湖区虚拟养老院创新推出的“康养管家”服务,正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阵地、智慧平台+精准响应为纽带”的模式,将多样化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和乐享养老小程序的高效联动,社区站点的康养管家就近响应、快速服务,从智能看护到生活照料,从健康守护到精神陪伴,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随叫随到、精准贴心”的关怀。
智慧平台作纽带,需求响应“一键达”
“早上刚在小程序上点了陪诊,不到10分钟管家就回电确认了时间,下午还特意提醒我带齐病历——现在养老真是越来越方便了!”家住青年路街道的刘奶奶感慨道。
这背后,是智慧养老平台与乐享养老小程序的高效联动。老人只需通过小程序下单、智能设备呼叫或电话联系,需求便会实时同步至康养管家的服务终端。无论是预约家政保洁、咨询养老院选择,还是需要紧急理疗康复指导,康养管家都会第一时间响应,最快15分钟内确认服务细节,2小时内完成资源匹配,真正实现“老人所想,管家即办”。
社区站点扎根本土,服务响应“近在咫尺”
老人有需求时,也能直接到社区服务站找管家当面沟通。智慧平台收到需求后,会第一时间同步至对应社区的“康养管家”——由于距离近、情况熟,管家往往10分钟内就能响应,简单服务当天即可落地。需要提前预约的,管家会协调专业人员次日上门。
多样化服务“一站式”落地,覆盖养老全场景
社区康养管家的服务清单,紧扣老人“身边事、心头事”,从日常所需到长远规划,样样贴心:
- 智能看护“贴身护航”:管家会协助老人安装智能手环、睡眠监测垫等设备,定期到服务站查看数据,一旦发现心率异常、长时间未活动等情况,会第一时间上门探望或联系家属,筑牢居家安全防线。
- 家政服务“随叫随到”:从日常助洁、衣物清洗到上门做饭,管家对接辖区家政人员,根据老人需求安排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会协调人员定期上门理发、打扫,让生活琐事有人管。
- 健康服务“触手可及”:社区服务站内常设健康角,管家每天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记录健康档案;对接理疗康复师上门服务,针灸、推拿缓解腰腿痛;陪诊时全程陪同,从社区医院到三甲医院,挂号、取药一路协助,让老人看病不犯难。
- 上门护理“专业规范”: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管家协调持证护理员上门,提供伤口护理、翻身叩背、鼻饲照料等服务,每周还会跟踪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 资源对接“省心省力”:老人想选养老院?管家会结合健康状况和预算,推荐3-5家附近的机构,甚至陪同实地考察;需要适老化改造?从防滑垫到扶手,管家联系供应商上门安装,全程在服务站跟进进度。
- 精神需求“多姿多彩”:管家在社区服务站组织书画班、合唱队,每周定期开课;策划短途旅游旅居活动,选择周边景区,安排专车接送和随团照料,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社交、乐享生活。
用“温度”落地服务,科技之外更有“人情味”
“康养管家”的服务,不止于“完成任务”,更藏着对老人的细致关怀。比如记住独居老人的生日,送上一碗长寿面;在理疗康复时,顺带陪老人聊聊家常;推荐养老院时,不仅考虑硬件设施,更在意是否符合老人的生活习惯。
“有次我老伴突然腰不舒服,管家半小时就联系了理疗师上门,之后还天天打电话问恢复情况,比子女还上心。”说起康养管家,家住桃园街道的张爷爷满是感激。
智慧+本土双轮驱动,让养老服务“有根有魂”
社区康养管家的优势,在于“智慧平台的高效调度”与“本土服务的落地能力”相结合。比如老人通过小程序预约了适老化扶手安装,智慧平台分配任务后,社区管家会先上门测量尺寸,再对接供应商,安装当天还会到现场盯着,确保稳固安全——这种“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模式,让服务既高效又可靠。
如今,莲湖区虚拟养老院的康养管家服务已覆盖数万老人,智慧平台累计处理需求超20万次,从日常照料到紧急救援,从健康管理到精神陪伴,用“近距离、高频次、懂需求”的服务,让“养老不离社区、服务就在身边”成为现实。正如一位老人所说:“社区管家就像自家人,有他们在,生活踏实又舒心。”这种扎根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正为银发经济下的“就近养老”提供着鲜活样本。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升级智慧平台功能,拓展服务范围,让康养管家成为老人身边‘随叫随到的依靠’。”莲湖区虚拟养老院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用创新服务守护老人的幸福晚年。
编辑:邓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丹麦高端骑行服品牌 Pas Normal Studios 首度落户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