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8-26 07:25:46 编辑:张佳萌 版权声明
张晓润展示初版(右)和终版“塔宝”
呆萌的大雁塔毛绒玩具“塔宝”、英气十足的航天员“兵马俑”……在西安,各类文创产品频频出圈,成为游客手中的“伴手礼”“土特产”,相关的文创市场更是方兴未艾。走红的“西安风”文创产品有哪些特质,西安发展文创产业优势又有哪些?记者走访了相关创业者。
专注产品:
从爆款“盲盒”到“塔宝”出圈
在西安浐灞国际港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厂的写字楼里,80后创业者张晓润的办公室更像是一个“玩具仓库”。“秦岭四宝”毛绒钥匙扣、黑色的招财猫玩偶、帅气的麒麟拟人公仔……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个名为“塔宝”的大雁塔毛绒玩具,圆滚滚的塔身配上萌萌的表情,自2023年7月推出,便成为西安文创的新晋顶流之一。
2014年,张晓润随家人来到西安,此前他一直在北京做机器人等科技领域的相关业务。“当时已经有技术,不过市场没起来。”2017年,他误打误撞进入玩具行业,起初做授权IP设计,“比较出圈的如熊本熊、悲伤蛙都做过。”特别是在2018年,张晓润团队与知名玩具厂商合作,设计出“UOUO精灵”系列盲盒成为现象级单品,他介绍:“共出了36款,总计卖了有600多万件,但之后由于策略变化,我们终止合作后,开始寻求新的方向,决定开发陕西本土IP。”
“秦唐文化与西安的历史脉络紧密相连,与秦文化相关的‘兵马俑’文创‘内卷’严重,同质化产品多;唐文化的代表中,大雁塔不仅在全球独一无二,相关文创开发还不多,呈现形式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了毛绒玩具,因为既成本可控,又受众广泛。”张晓润回忆,决定好方向后,他利用此前积累的工厂资源,很快做出了第一版大雁塔毛绒玩具。
“最初还比较写实,没有加表情,材质也较硬。”张晓润拿出初版和终版的“塔宝”对比介绍说:“经过6次打版改进,最终版加入了呆萌的表情,更具亲和力,大雁塔整体身形更加圆润,材质更松软,还加了背带,不仅可以放在家中当装饰,也可以用作日常穿搭。”
至此,千年古塔变身“显眼包”,上市第一年累计售出5万余个。张晓润团队顺势开发了钥匙扣、冰箱贴、徽章等各个版本的“塔宝”,成为不少旅游文创店的“镇店之宝”。
整合向新:
从知识产权律师到文创品牌“十三朝”
在临潼区的一家文创店内,摆着不少“塔宝”周边。该店“90后”负责人武豪正在整理最新上架的“浪浪山”系列毛绒玩具。同样是跨界,武豪是从律师转型而来,从处理博物馆文创的法律顾问,到亲自下场做产品开发,他的创业路径,恰是西安文创市场蓬勃向新的发展过程。
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武豪顺利应聘进入北京某知名律所,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彼时,博物馆文创刚刚兴起。“当时为多家博物馆做法律顾问,最棘手的问题是授权体系不完善。”武豪回忆,曾有企业拿到授权后,将IP用于婴幼儿用品宣传,引发争议,“这让我意识到,要做好文创,不仅需要好的设计,更要规范版权管理和整合供应链。”
与此同时,2018年左右,陕西文旅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武豪坦言:“西安旅游人次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但景区文创衍生品却停留在‘9.9元店’的水平,这种反差让我萌生创业念头:为什么不能把高品质的文创产品标准引入西安?”
2018年底,武豪与合伙人成立文创公司,开创“十三朝”品牌,他们将角色定位为“IP运营商”。“设计师擅长创意,但解决不了模具成本、量产风险。”武豪举例,单一盲盒模具开模费就高达十万元以上,以生产1万件为例,单个成本就要上百元,而一般的盲盒价格都在五六十元左右,没有足够的销量,独立设计师开发单一产品很难负担这样的成本支出。
为此,他们在开发原创IP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一套“选品-授权-生产-销售”的流程体系:从设计师中筛选潜力IP,或一次性买断版权,或签约分成式合作框架,由公司承担开模、量产风险,再通过文创直营店销售。武豪介绍,目前,公司已签约30余个设计师IP,涵盖毛绒玩具、盲盒、冰箱贴等爆款品类。公司旗下的十家直营店分布在西安多个景区和博物馆周边,合作工厂遍布义乌、广州、泉州等产业带,形成了完整的文创产业链。
武豪公司开发的兵马俑手机支架
方兴未艾:
从文创平台上线到挖掘文旅富矿
与武豪的想法类似,张晓润也希望为有潜力的设计师“铺路”,他选择在设计师、工厂、门店之间构筑一条“绿色通道”。
“文创从设计图到商品,需要反复修改、试错,材质、大小、颜色……和工厂的沟通细节不仅费时间,多次打样成本也高,拉扯下来,除了容易错过销售旺季,IP热度也会‘冷却’,即便生产出来,又该如何投入市场。”张晓润介绍,“我们有很多熟悉的工厂,也和不少线下文创门店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为基础,今年5月份,‘长安妙物’平台上线,搭建三方的沟通桥梁,帮设计师搞定打样、质检、仓储等环节,门店也可以在平台批发采购优秀的文创产品,打通设计端与市场端。”
“非遗撕纸画”“罔山文创”“西安东西”……在“长安妙物”小程序内,各种文创产品以品牌归类上架,点开即可批量下单。“平台已整合400个SKU(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其中不仅有本土设计师产品,还有江西、安徽等地团队设计的‘西安元素’产品,平台合作线下门店已超200家。目前,只服务B端客户,帮助门店选到畅销的品类。”张晓润介绍,今年9月份,平台还将举办文创设计大赛,孵化更多有潜力的IP。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陕西已有文创企业580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链营收185.5亿元,同比增长6%。
谈及未来,武豪也认为西安文创市场前景广阔,“西安文化纵深广,从‘兵马俑’到‘秦岭四宝’,IP取之不尽。我们推出过航天员‘兵马俑’,还做过‘秦岭中草药’毛绒玩具,需要的是更多有想法的设计师加入;西安旅游资源丰富,客流基数大,文创产品已经成为市场刚需,在其他地市景区还在考虑如何吸引客流时,我们的文创店已经能够专心于高质量选品、提升服务,所以文创市场潜力很大,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深耕‘文化深度+产业整合’,挖掘这块文旅富矿。”
文/图 记者 冯晓瑞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