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浐河河床裸露 市民发现疑似古生物化石物质 呼吁考古部门关注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5-08-27 07:28:01
A1 A2 A3

00a86ce1144b65a8680631f5585fe0e8.jpg

8月21日晚7时许,西安市民程先生在西安市浐河河堤纳凉散步时发现因持续干旱浐河水位下降,部分河床上裸露出现许多白色类似石头的东西,“好像是某种古生物的化石?”程先生说。

长约3米,宽约2米,像大型动物的骨骼化石

据程先生介绍,当天他和家人在浐河西岸某路段散步,河道水位下降较为明显,很多市民在河道里的沙滩上游玩。

“当时我也是无意中发现在河滩上有一些白色的东西,因为周围都是沙滩,唯独这里出现一整片白色的物质裸露在浐河河床上,像石头又和石头不完全一样的东西。出于好奇,我就拿一块鹅卵石轻轻敲击了一下这些白色物质,发出了非常清脆的响声。随后我用脚划开这些白色物质周边的沙子,发现这些东西沿着浐河西岸呈南北方向分布,长约3米,宽约2米,其中有些地方明显像某种大型动物的骨骼,还有一些类似骨腔、胸骨、头部、腿肢脊椎等部位。因此我怀疑这是古时期在浐河流域出没的某种大型动物,因为地质变化,或者是洪灾,这种动物被泥沙淹没掩埋,亿万年以后形成了化石。”程先生说。

程先生表示,因工作原因,他本人曾经在国内多家古生物博物馆参观,见过多次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龙化石。“根据颜色、形状,我怀疑这些白色物质可能就是某种古生物化石。”如果真的是古生物化石,那么这是重要的地质遗迹,也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亿万年前浐河流域的生态、气候地质存状、发展变化都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他呼吁,如果经生物考古发掘证实浐河河床裸露的确定是古生物化石,希望可以尽快采取措施保护起来。

专家初步判断可能为古生物化石,还需要进一步研判

8月26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翔宇。张翔宇表示,根据程先生提供的资料,初步判断可能为某种古生物化石。但对古生物遗迹、化石的年代、成因进行科学判断,还需要专业研究机构进一步研判。

资料显示,浐河发源于秦岭北麓,流经西安市灞桥区、未央区,最终与灞河汇流注入渭河。其流域主体位于关中盆地中部,新生代(尤其是第四纪)地层广泛分布,且受秦岭抬升与渭河断陷盆地构造运动影响,地层堆积连续,为古生物化石保存提供了理想条件。浐河流域的古生物以第四纪哺乳动物为核心,涵盖大型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及小型啮齿类等,其中包括大熊猫小种、剑齿象、犀牛等食草类动物,也包括剑齿虎、中国鬣狗等大型食肉类动物。

尽管浐河流域的古生物记录不及渭河干流丰富,但其作为关中平原的核心支流,以第四纪哺乳动物群为核心,串联起了从“大熊猫-剑齿象”到“人类定居”的生态链。这些沉睡于地下的化石,不仅是远古生命的“时间胶囊”,更是解读关中地区环境变迁与人类演化的“密码本”。随着考古与古生物研究的深入,浐河流域或将揭示更多关于地球生命与人类文明的精彩故事。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袁小锋 程斌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王莉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花两千多元买7瓶长高喷雾 就是普通凝胶?公司失联网店却营业 下一篇:是营销创新还是消费欺诈?律师解读“嘎子哥”直播间手机争议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