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秦藏八千里·雪域赤子心|一直积极申请援藏终如愿 她把陕西招投标经验带给阿里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8-29 10:02:43 编辑:方正 作者:李琳 版权声明

  周菡说,援藏是自己从青春时期就追逐多年的梦想,终于圆梦了,此刻无憾。

  援藏的梦想从2009年萌芽

  想为这片土地的人们做点什么

  今年41岁的周菡是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级工程师,隶属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第十批援藏队员,同时也是陕西省发改委长期援藏干部第一次派女队员前往,2022年7月奔赴阿里,今年7月援藏归来。

  “援藏的想法,萌生于2009年,十几年来一直在积极申请。”8月7日,周菡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那一年曾随同单位前往西藏探望援藏干部,亲历当地艰苦的条件,机场、高速公路都没有,但天空是那样明净,牧民的笑容是那样纯粹。这一切给20多岁的周菡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一种想为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及纯真的人们做点什么的念头油然而生。

  从那时起,年复一年,她一次次申请援藏,但此前单位派出的都是体力强健的男队员,上级有些犹豫,最后终于被这份执着打动,3年前的夏天,周菡终于如愿,成为了第十批援藏队员,先后担任阿里地区发改委和阿里地区交易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招投标业务。

  首开先河

  陕西阿里远程异地招投标形成常态化机制

  初到阿里,高原缺氧,加上有哮喘,周菡身体严重不适,夜夜失眠。此时,又碰巧遇到了阿里的招投标工作出现很大困难,当地专家门类不全、数量不足,如果招投标不能顺利进行,财政资金就无法拨付,继而会波及到阿里很多项目无法开展。在阿里-陕西党政代表团的指导下,她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多方联系协调,顺利进行了阿里地区首次远程异地招投标工作尝试,随之开始在阿里政府采购项目上实施,3年来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运作模式,推动阿里-陕西远程异地评标正式合作签约,有力保障了阿里招投标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更好地支持阿里地区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效能,在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大力协助下,西安、宝鸡、汉中和安康等地积极响应,增设评标副场,协助阿里地区更好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

  “阿里地区虽然地广人稀,但招投标工作量非常大,一年要开标500多个,交易中心却只有3人编制,加班加点是常态。”周菡说,每个工作日都要开标,还要整理资料,周末也得加班。虽然工作很累,但一想到自己一点一滴的付出会累积起来,换来阿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就觉得值得。

  据统计,3年来阿里远程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项目评标251宗,交易额10.5亿元;阿里远程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40宗,交易额0.98亿元;阿里远程宝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68宗,交易额2.82亿元。

  “周菡工作兢兢业业,非常认真负责,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前瞻性,援藏期间把内地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带来并留给了阿里地区。我们中心现在已经和陕西多地的交易中心形成了良好稳定的合作,这都依赖于她打下了坚实基础。”阿里交易中心王海霞主任说。

  “只要真心诚意为群众服务

   就会换来他们的信赖”

  下乡也是援藏的日常。阿里辖7个县,距离都非常远,每次与当地牧民们接触的时刻总令人留恋。一次下乡札达县,和农业局的同事们一起进行产业调研,尝试引进苹果种植和新型的牧草项目,为农牧民解决民生问题。农牧民们载歌载舞表达心中的喜悦,那一刻,周菡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就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当地群众多做一点事儿,大事情做不了,就做小事情,只要真心诚意为群众服务,就会换来他们的信赖。”

  在阿里期间,周菡认真梳理“十三五”陕西援藏项目结余资金,收集项目概算、项目结算等资料制定了清单;梳理阿里地区交易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阿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阿里地区交易中心相关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已在阿里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墙展示;研究《阿里地区推进非金属采矿权“净矿”竞争性出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结合阿里地区交易中心实际提出意见建议;对西藏自治区工程建设招投标智能化评标提出意见建议;结合营商环境督查工作根据目前阿里地区交易中心实际提出意见建议,撰写营商环境相关材料……

  艰苦的环境,忙碌的工作,踏踏实实的付出,周菡多次获得阿里地区组织部和陕西省事业单位嘉奖。在这里,她的身体也留下了创伤,患上了顽固性失眠,尽管已回到西安,每天依然需要药物入睡。但是,比起实现了援藏的梦想,一切似乎都微不足道。

  在周菡的“朋友圈”里,阿里是永远的主题:“一生真的要来一次西藏阿里啊,全世界最美的景色就在这里!”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实习生 赖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