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警方通报:网红策划低俗“求婚”剧本持续炒作 五人被行政拘留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9-05 17:34:09 编辑:方正 作者:于震 版权声明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一场精心策划的低俗“求婚”闹剧,最终换来了行政拘留的法律后果,也为众多内容创作者敲响了警钟。

  事件:策划低俗“求婚”剧本,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9月4日,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8月以来,韩某1(男,31岁,已婚,网名“刘增怂”)、韩某2(男,33岁,网名“苏建武”)、赵某(男,40岁,网名“哇塞海哥”)、王某(女,27岁,网名“端姐姐服饰”)及姚某某(女,49岁,网名“刘美人”)等人,为吸粉引流、推广带货,共同策划低俗“求婚”剧本,虚构人设与情节,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持续进行炒作,在网络空间起哄闹事,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根据群众举报,公安灞桥分局依法立案开展调查,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韩某1、韩某2、赵某、王某和姚某某分别处行政拘留。同时,网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启动网络信息服务内容严重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违法账号等做进一步处理。

  现象:部分“网红”为博眼球吸流量,无所不用极其

  求婚本是一件美好的事,到底有多低俗,才能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愿不愿意给我一次机会,做你男朋友,做你老公,给你一个幸福安心安康的家,我以后挣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不久前,在短视频社交平台,网红“刘增怂”在直播中向一名男扮女装的网红“苏建武”求婚,其过程“反转”不断,甚至还上演了网名为“刘美人”的女子前来闹事一幕。直播后,相关内容被大量传播,引发广泛关注。

  有了解的网友表示,短视频平台中,以“刘增怂”为首的多个网红账号频繁互动,内容低俗,通过“男男相爱”“反串表演”等博取观众眼球,实则都是精心准备的剧本,目的则是吸粉引流变现,而为爱求婚“刘增怂”本人其实也是已婚状态。

  近年来,一些“网红”为博眼球、吸流量无所不用极其。例如此前的网红祁天道在直播中为博取眼球,竟用竹签触碰了一名女生的臀部,这一举动引发众多网友不满和谴责,也在网络中迅速发酵。2024年12月4日晚,三亚警方发布警情通报,孟某某(男,28岁,网名“祁天道”)为吸粉引流,经过策划,聘请女子(视频中被“骚扰”女子)合演低俗视频,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

  警方也提醒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对于恶意编造、炒作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

  律师:负面的流量和恶劣的影响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一个个典型案例,也在提醒公众及短视频创作者,流量变现不能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剧本炒作”有红线,为流量编造剧情可以,但一旦内容低俗、虚假、扰乱秩序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就会从平台违规升级为法律问题。此外,“黑红也是红”的套路早已行不通。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表示,短视频的创作离不开“剧本”,但“剧本”也有着明确的法律边界,除了不违反法律明确规定的行为、不侵害他人如名誉权、隐私权的合法权益外,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网络信息内容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等。

  警方对策划低俗“求婚”剧本的韩某1等5人分别处行政拘留,体现了警方对恶意编造、炒作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决打击。同时,网信部门启动网络信息服务内容严重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通过多主体参与,采取限制从事网络信息服务、网上行为限制、行业禁入等多种手段,形成高压威慑态势,倒逼网络信息相关责任主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赵良善提醒,负面的流量和恶劣的影响会直接带来法律的严惩,于创作者而言,应坚守法律底线和道德准则,不能为了吸粉引流而制作低俗、虚假内容;务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正能量传播,避免因追求流量而触犯法律。于平台而言,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把关人”,要建立更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对“剧本”类内容的审核,对虚构人设、低俗剧本等违规内容做到早发现、早拦截、早处置。与此同时,要依法依规对违规账号采取封禁、限流等措施,切断低俗内容的扩散路径。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