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数智文遗陕西行|乐游原上西风劲 千年陵阙焕新生——全媒体采访团探寻文化遗产数字化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25-09-15 09:27:07 编辑:王莉文 作者: 版权声明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一千多年前,诗人李白立于苍茫关中,遥望汉家陵墓时写下的凄凉诗句,如今在这片相同的秋色中,文遗已被赋予全新的解读方式。

9月14日,“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团一行40余人走进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来自全国的媒体记者们感受着古代诗人曾体会过的时空苍茫,同时见证着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的全新生命。

cNNCIAs3MruVjmvm.png

本次媒体行走进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让文化遗产在虚拟复原中对话

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阳陵东区陪葬墓M3外藏坑虚拟展示”让记者们体验了一场“数字考古”。在博物院内,数字化已经深入到文物保护的各个环节。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曾经只能远观的陶俑、文物,如今可以在屏幕上360度旋转、放大细节观察。

LstWgMt0Ln0YALRX.png

本次媒体行走进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这些数字化记录不仅让研究更加精准,更重要的是为文物建立了永久的数字档案。”讲解员介绍道,即使若干年后实物有所损毁,后人依然能够通过这些数字记录重现文物风采。

图片4.png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文物

秦陵博物院在毫米级数字化上的探索

抵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后,数字化应用的程度更加令人惊叹。在媒体行参观过程中,讲解员为大家展示了数字化考古的最新成果。她提到,如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实景三维模型的构建,实现了对考古遗址的数字化记录和保护。

图片3.png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

“考古发掘过程中的全部数据和成果都会进行数字化,”讲解员解释道,在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所有遗迹和出土文物进行拍照,对完整遗迹进行三维扫描,这些数据可直接用于遗迹的电子画图。所有的发掘资料包括每日发掘日记、遗迹遗物照片整理、考古绘图等全部实现电子化。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展现文化遗产保护上涌现出大量硬核科技,在VR体验区,记者们通过光谱分析还原出2000年前的矿物颜料,真正理解“中国紫”为何能穿越千年依然璀璨。

图片2.png

秦始皇帝陵陵博物院文物

同行的海外友人不禁发出惊叹:“这种让文物‘开口说话’的技术,正在改变世界对中国考古的认知。”

事实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数字化探索早己跨越国界。2022年,秦始皇陵博物院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合作的“平行时空”线上展览,让帕特农神庙与兵马俑在数宇空间“同框”,全球2300万人次的访问量印证着文明共鸣的力量。

图片1.png

秦始皇帝陵陵博物院文物

未来已来?文博大省的数字版图

此次媒体行还将继续走向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陕西考古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同见证文博大省的数字化之路。陕西这个文博大省正在用实际行动,探索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路径。

华商网记者 李国栋


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