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9-16 07:38:32 编辑:张进 版权声明
西安火车站服务台上摆放着“宝贝寻亲站”的标识
“丝路缘”服务亭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捡到的证件
暑运两个月,西安火车站和西安北站成立的宝贝寻亲站服务团队,多次帮旅客找回走失孩子。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记者实地走访两站,梳理典型走失案例、对话一线工作人员,为家长们整理出一份带娃出行“避坑指南”。也许,这些藏在走失故事里的细节,远比叮嘱“别乱跑”更有用。
照看孩子别大意
一线客运员还原“找娃”故事
“8月中下旬是暑运的一个出行小高峰,有一天就帮家长们找回6个走丢的孩子,最晚一个是晚上10点多在地下通道里找到的。”提起今年暑运期间的“找娃”,西安站“丝路缘”服务亭的客运员们都有各自的记忆点。
故事一:候车大厅里,奶奶专注看短视频,一抬头5岁孙子没了踪影。
“小朋友,你是不是找不到家人了?”西安站客运车间副主任李政玲记得,8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她正在候车大厅巡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焦急地站在大厅四处张望。
“阿姨,我找不到我奶奶了。”小女孩说话间就哭了。李政玲赶紧安抚了孩子,随即问孩子要了奶奶的电话。拨通后,老人的声音也带着哭腔:“我就刚才去厕所,拿手机看了个短视频,回头娃就没影了,急死我了。”李政玲通过广播通知各岗位留意,同时牵着孩子在奶奶最后停留的卫生间附近等候。
“大概3分钟后,孩子奶奶跑过来一把抱住孩子就哭。”李政玲告诉记者,这是“最省心”的走失案例——因为孩子记着家长的电话号码,还知道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她笑着说:“要是所有家长都能提前教娃这些,我们的工作能省不少事。”
故事二:出站电梯上被行李分了心,母子走向不同方向。
“我当时刚换完班,就看见一位妈妈在出站口服务台快急哭了,说儿子丢了。”西安站“丝路缘”服务亭客运员王梓煜向记者还原了那起“行李惹的祸”。
8月下旬的一个傍晚,刚从外地旅游回来的西安市民张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出站,手里拎着两个装满土特产的大行李箱。“她说下自动扶梯时光顾着看脚下的台阶,怕箱子滑下去,等走出出站口放下行李,才发现儿子并没跟上来。”王梓煜说,她第一时间上报客运值班主任,启动应急寻娃流程。
“我们让站台同事查电梯监控,看孩子有没有跟着其他旅客走,同时让地下大通廊巡逻的同事扩大搜索范围。”5分钟后,同事传来消息,说在地下大通廊发现了孩子。
“孩子说跟着妈妈下电梯后,看见指示牌上的图案新奇,就停下来看了会儿,再转头就找不到妈妈了。”王梓煜说,带娃出行,很容易因行李多、体力差分心,所以她建议,如果带孩子出行,最好减少随行的行李,看好孩子。
故事三:检票口,爷爷过闸上了车,孙子还在原地。
“当时我正在2号检票口维持秩序,突然听到一阵哭声,转头就看见个穿蓝色外套的小男孩站在栏杆旁直抹眼泪。”暑运中的一天,当班客运员见此情景立刻蹲下身安抚孩子,经过询问,孩子是找不到爷爷了,之后孩子抽泣着说出一串数字。客运员拨通电话后,电话那头的爷爷急得声音发颤:“我刚上车,回头就发现娃没上来,我还以为他跟在我后面……”
客运员立刻联系列车长,并带着这个4岁的小朋友奔跑向站台上车,赶在车开前,爷孙俩终于团聚。
王梓煜告诉记者,像这类“家长着急上车忘了孩子”的情况,暑运期间平均每周能遇到三四起。
故事四:因和家人闹别扭,14岁少年购票独自出行。
记者了解到,在丢孩子的数据中,除了自控能力较差的低龄段孩子,还“藏”有一部分大孩子。
“最多的时候,一周左右能遇到三四起未成年人独自乘车的情况,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因为跟家里人闹了矛盾就想‘离家出走’。”王梓煜告诉记者,同样是发生在8月份的一件事让她印象深刻。
当天下午6点多,一对夫妻急匆匆地跑到服务亭求助:“你好,我家娃跟我们吵架,自己买了去郑州的票,现在人找不到了。”
经验丰富的王梓煜立刻联系警察,通过孩子身份证号,查到孩子购买的车次和检票口。随后在检票口,工作人员成功拦截了正在检票进站的孩子。后来在家长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孩子才情绪缓和愿意回家。
王梓煜提醒,14岁以上未成年人可购买成人票,所以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孩子冲动出行。
证件“总溜走”
安检口常现“遗忘包”
“你看这一摞,是今天一上午捡到的证件,有18张,其中13张是身份证。身份证最容易丢,又小又薄,揣在口袋里一不留神就滑出去了,有的旅客直到要检票了才发现身份证没了。”9月10日,在西安火车站服务台,王梓煜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透明文件袋,里面装满了各类证件。
采访当天,记者还在服务台遇到正在咨询补办临时身份证的张先生。“我出门前特意把身份证放进外套内兜,刚才过安检脱外套时可能不小心蹭掉了。”张先生急得满头汗,着急地告诉记者,“马上就要发车了,还好能补办临时的,不然就误事了。”
记者了解到,暑运期间,西安北站和西安火车站两站,最多时一天共捡到各类证件达180张。
除了证件,安检口还是“遗忘包”的高发地。“‘谁的包?谁的包忘了拿!’这句话我们每天都要喊上几十遍。”王梓煜向记者介绍,就在今年暑运期间,车站保洁员还捡到过一个装有8万元现金的双肩包,发现后立刻交给了服务台,随后通过包里的名片联系上了失主。
发现孩子走失先别慌
“宝贝寻亲站”来帮忙
“‘双节’期间,省内探亲、旅游的客流将会大幅增加,老年人带娃出行的比例也会上升,我们会做足全面的准备。”李政玲向记者介绍,车站依托“丝路缘”党内优质品牌的温情底蕴,在服务台增设“宝贝寻亲站”。小分队由当日服务领班担任队长,各岗位领班协同任副队长,共同构建起高效联动的守护网络。
结合暑运期间的案例,小分队也提前为家长总结出几条带娃出行“避坑”要点——
别让手机“抢”走注意力:“很多家长候车时刷抖音、看视频,孩子离开身边都没察觉。”李政玲建议,带娃时将手机调成“单手模式”,另一只手牵住孩子或抓牢防走失牵引绳。
让孩子记住“关键信息”:“出发前一定要教孩子背熟家长的手机号,最好能让孩子说出家庭住址。”李政玲告诉记者,暑运期间找回的孩子中,能说出家长手机号的,平均3~5分钟就能联系上家人。如果孩子太小记不住,也可以在孩子衣服口袋里放一张写有联系方式的纸条。
教会孩子“找帮手”:“进站后,先给孩子指认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比如客运员、民警、保安,告诉孩子‘找不到大人时,就找穿这种衣服的叔叔阿姨求助,不要跟陌生人走’。”王梓煜说。
过检票口“盯紧孩子”:“检票时家长容易专注于找检票口、看列车信息,对孩子的关注会松懈。”王梓煜建议,让孩子走在大人前方,目光始终锁定孩子,别只跟孩子说“你跟紧我”,有时候人多拥挤,孩子很容易被人流冲散。
行李“少带为妙”:“带娃出行尽量精简行李,能托运的就托运,能少带的就少带。”王梓煜解释,过多的行李会分散家长的注意力,尤其在人流密集的进站口、候车厅。
发现走失“第一时间求助”:“如果发现孩子走失,家长别慌着自己乱跑着去找,应第一时间到站内服务台找工作人员求助。”李政玲强调,服务台会立刻通知广播、监控室、各点位工作人员联动搜索,车站的寻娃网络比家长单独寻找要快得多。
文/图 记者 梁璠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