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千年柏脉新生记 黄帝手植柏在西安成功“传宗接代”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9-23 07:12:45 编辑:张进 作者: 版权声明

9af9e0ec-061f-46ae-a343-267b89a5d405.jpg

基泰园艺繁育的黄帝手植柏二代苗

a7bdadba-c95e-4a51-9efa-867621564c45.jpg

杨柳冒雨查看二代苗生长情况

3041a111-96d8-4692-8111-3c7a42f58ccb.jpg

黄帝手植柏种子

  近日,连阴雨天气持续。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基泰・名木园内,陕西基泰都市新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柳仍放心不下,冒雨来到柏树繁育基地,查看树苗生长情况并认真记录。这片看似普通的柏树苗,之所以能让他如此牵挂、享受这般“礼遇”,只因它们有着非凡的“父辈”——屹立桥山五千年、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的黄帝手植柏。

  守护根脉启繁育

  中华大地上,树龄超5000年的古树仅5棵,且全部位于陕西。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象征。其中,黄帝手植柏(又称“轩辕柏”)最为驰名,相传由轩辕黄帝亲手栽种。它不仅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将柏树斗寒傲雪、坚忍不拔的品质,深深镌刻进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为让珍贵古树的优良基因得以延续,让这份文化瑰宝实现‘万代永续’,早在2012年,陕西省就启动了古树名木扩繁保护工程,计划培育与黄帝手植柏遗传品质、基因完全相同的再生植株,并尝试用种子培育新植株。”杨柳说,陕西基泰都市新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泰园艺”)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农业领域,且长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密合作,也想为名木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就这样,基泰园艺逐步转向黄帝手植柏繁育的研究和探索。2024年,又与黄陵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黄陵轩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系统推进古柏种质资源保护、文化衍生产品开发与公众教育,探索“以文带产、以产护树”模式。

  杨柳介绍,黄帝手植柏的扩繁主要有三种技术路径:第一种是无性繁育中的扦插,即选取黄帝手植柏母树上的枝条,通过技术手段诱导生根,使其形成独立植株;第二种同样是无性繁育,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从母树上取微小组织(如茎尖、叶片细胞),在无菌实验室的培养基中诱导分化,最终培育成完整植株;第三种是有性生殖,即种子繁育,通过对黄帝手植柏所结种子进行培育,使其萌发成新植株。而基泰园艺主要参与种子繁育工作。

  攻克种子萌发难题

  杨柳表示,种子繁育看似直接,实则面临三大“难关”:一是种子活力极低,因树龄古老,种子自然萌发能力严重衰退,遗传活性大幅降低;二是幼苗抗逆性弱,刚萌发的幼苗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抵御病虫害、极端温湿度的能力较差;三是遗传性状延续不易,如何确保子代苗木稳定继承母树的优良基因、避免性状退化,是繁育过程中的核心挑战。

  “树龄大、种子遗传活性低,是我们一开始就面临的最大难题。”杨柳坦言。为攻克这些难关,基泰园艺的技术团队制定了精细化种子繁育流程:在温室内的育苗箱中开展培育工作,先将种子放入特制营养液中浸泡2-3天——这款营养液是团队研发的“秘方”,精准配比促进萌发的锌、锰等微量元素,能最大限度激活种子活力;育苗箱则可精准控制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为种子萌发创造最佳环境。待种子发芽后,团队还会持续观察半个月,确保幼苗根系稳定后,再将其从穴盘移栽到专用苗盆中。

  针对种子发芽率低的困境,基泰园艺团队建立分级筛选机制,将收集到的种子按成熟度和完整度分为三类,再对不同类别的种子分别实施激素催芽、温差破眠、营养液浸种等差异化管理策略。

  为找到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团队开展数次试验,反复调整温度、湿度、营养液浓度等参数。经团队反复试验并优化营养液配方,如今种子发芽率已提升至最高65%,成功攻克了繁育路上的第一道“拦路虎”。

  科技护航幼苗“活好长壮”

  “种子成功发芽只是第一步,幼苗生长阶段的养护更为关键。”杨柳介绍,幼苗期的叶枯病等病害,都是威胁幼苗生存的“敌人”,一旦防控不及时,就可能导致幼苗大面积受损。

  为给二代苗创造最优生长环境,基泰园艺在上松苑与名木园分别设立二代苗木专项展区与繁育基地,并配套搭建智能监测网络,实时追踪每一株幼苗的生长数据。园区内的数字智控系统如同“智慧大脑”,对育苗环境中的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20余项关键参数进行全天候、精细化调控,确保环境条件始终处于最适合幼苗生长的状态。

  同时,基地内还部署多台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捕捉幼苗生长状态——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根系的生长速度,到土壤的养分变化,都能被精准记录。技术人员可根据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动态调整水肥供给方案与病虫害防治策略,保障二代苗稳定继承原生种的优良特性。为增强幼苗抗逆性,团队还开发专用育苗基质,配合定制化水肥配方,实现了从“保活”到“优育”的跨越。

  在团队精心培育下,黄帝手植柏二代苗展现出旺盛生命力:一年时间可长至20厘米高,三年能长到60-80厘米高。繁育最早的一批二代苗,最高已达1.5米。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代苗繁育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基泰园艺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着手三代苗的繁育研究——利用已培育成功的二代苗所结种子,继续开展种子繁育。如今,三代苗繁育已获成功,这意味着黄帝手植柏的生命脉络得以进一步延续。几年来,在技术人员不懈努力下,黄帝手植柏二代苗不断“开枝散叶”,截至目前,基泰园艺已成功培育四批黄帝手植柏子代苗木,累计成活4000余株。

  一株古柏的“千年生命接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推动黄帝手植柏的保护与传承,基泰集团(陕西基泰都市新农业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还成立了一家民办非企业研究机构——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基泰绿色生态发展研究院,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攻克名木繁育中的技术难题,为名木保护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黄帝手植柏二代苗的繁育意义重大。”陕西基泰都市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龙感慨道,“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繁育的不只是树木,更是中华民族的根脉记忆。”

  黄帝手植柏历经五千载风雨仍苍翠如昔。“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延续其生命,每一株成功培育的二代苗,都是中华文明基因的现代表达,是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它们将以自身的生长,向世人诉说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延续性,让更多人明白:我们保护的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故乡,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自信。”李亚龙说。

  文/图 首席记者 吕聪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