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陶玉琼)“目前,全市已建成规模化法治文化主题公园32个、镇(街道)普法宣传阵地172个、村(社区)法治宣传阵地3100余处。”9月16日,西安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八五”普法开展以来,西安市通过构建协同机制、精准供给内容、创新传播载体、深化治理融合等系统性变革,推动普法工作从“全覆盖”向“深融入”转变。
西安市推进“一地一品”法治文化提升工程、“百花齐放”网络普法创新工程及“万屏联动”社会宣传点亮工程,先后建成雁塔法治公园、天鹅湖法治文化广场、兴庆宫法治文化角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同时,西安市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作用,每年接待群众超过30万人次。设置在全市地铁、公交、商业综合体等场所的2.3万块法治宣传屏,常态化播放法治宣传标语、海报、视频等内容,构建起“15分钟普法圈”,将普法宣传融入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此外,西安市各部门依托“报、网、端、微”全媒体普法矩阵,精心打造“指尖上的普法课堂”,累计开展普法直播220次,制作普法短视频、微动漫等500余个,打造了“小布说法”“普法帮帮团”等新媒体普法品牌,让法律从“纸面条文”转变为群众“眼前可见、耳畔常闻、心中能悟”的生活指南。
为实现精准普法,西安市聚焦重点内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打造“分众化”普法模式。建立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四个一”制度,推动1796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活动1.2万场次;创新推出“普法凉亭”“大树下的法治课堂”等载体,结合“戏曲下乡”“网格治理”开展惠民普法活动6000余场次;紧扣宪法宣传周等重大节点,累计开展宪法宣传2200余场次、民法典宣传4500余场;针对老年人、妇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农民工等“关键群体”,分层分类举办专项普法宣传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主题普法活动3.6万场次;全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与旁听庭审、法治培训等活动5000余场次。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