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25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盛大开幕 40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共话发展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9-23 22:01:41 编辑:方正 作者:任婷 版权声明

  webwxgetmsgimg (8).jpg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2025欧亚经济论坛在千年古都西安盛大开幕。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西班牙、英国、印度尼西亚等40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产能合作、规则共建、人文交融、科技创新、协同治理等五大主题板块展开深入对话交流。

  论坛累计签署合作协议等200余项

  推动能源、交通等一批千亿级重大项目落地

  今年是欧亚经济论坛创办二十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在此背景下举办2025欧亚经济论坛,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本届论坛举办时间为9月23日至25日,主题为“聚合欧亚新动能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共同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本届论坛创新采用“1+5+3+1”框架模式,3天会期将举办上合组织国家地学合作与矿业投资研讨会、中国陆港与物流枢纽发展会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力资源发展大会、欧亚青年精英对话会、中医药交流合作会议等13场分会和经贸交流、文化交流、《共建“一带一路”之欧亚经济观察》报告发布等3项活动。本届论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会议内容与地方优势产业相结合、开放平台与城市亮点相结合,精准承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及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相关合作共识,主动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论坛通过各界广泛对话,将有力落实国家总体外交布局,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助力打造欧亚地区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不断提升陕西及西安对外开放水平。

  欧亚经济论坛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为主体,面向广大欧亚地区的高层次、开放性国际会议,发起于2005年,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论坛是第十一届。创办20年来,论坛累计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政商学界代表参会,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200余项,推动能源、金融、交通、人文等一批千亿级的重大项目落地,有效拓展了中国与欧亚各国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已成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效载体。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洛桑江村:

  建立中亚标准化研究平台

  积极推动60余项国际标准互认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洛桑江村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他表示,中国将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与大家一道携手共享中国发展的三大机遇:

  第一,市场扩容的机遇。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的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升级,2025年的“两新”万亿级消费潜力,如同一股磅礴力量,将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7大领域推动的设备更新形成的数万亿规模的市场,更是蕴含着无限商机,为各方的合作提供了广阔无限的舞台。

  第二,制度创新机遇。“丝路电商”合作伙伴国持续增长,助力越南咖啡、哈萨克斯坦蜂蜜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直达中国消费者;通过“极简审批+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政策,为东南亚企业缩短一半入华审批周期;人民币国际化结算网络联通全球187个经济体。据统计,2024年中国带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增就业超120万人,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可复制的现代化路径。

  第三,产业协同机遇。中哈天然气管道让哈方能源年出口收益超70亿美元,中老铁路则使老挝变身物流枢纽,跨境运输收益激增200%。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中资工业园落地50余家企业,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带动工业产值五年翻番。这些深度协作有力地证明了与中国合作,绝非一道选择题,而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答题。

  未来,一是将进一步夯实“硬联通”的底座基础。聚焦交通、能源、数字等基础设施领域,全力构建政策引领、项目示范、技术赋能的全方位、立体化合作格局。 二是进一步提升“软联通”的能力水平。建立中亚标准化研究平台,积极推动60余项国际标准互认,深度参与制定APEC国际规则,全方位促进跨境电商、绿色认证等全球治理协同共进。三是进一步加强“心联通”的人文纽带。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国签署双边协议,将卫生健康、数字经济等民生合作郑重纳入战略框架,让合作的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

webwxgetmsgimg (10).jpg

  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

  陕西将全力当好中国与亚欧国家

  经贸往来的重要枢纽

  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致辞时表示,欧亚经济论坛成长壮大的20年也是陕西发展阔步前行的二十年。今日之陕西发展的动力更足、空间更大、环境更优,去年全省生产总值近50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增速5.5%。

  陕西将全力当好中国与亚欧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枢纽。立足中国向西开放重要基地定位,抢抓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以中亚地区为重点,以亚欧大陆为腹地,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为链接,贯通新亚欧联运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好促进与各国在经贸领域的互联互通。

  陕西将全力当好中国与亚欧国家创新互促的重要引擎。依托丰富的高等教育、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资源,与各方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合作机制创新,携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陕西将全力当好中国与亚欧国家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能源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优势,突出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合作共建一批重大项目、特色园区、产业基地,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陕西将全力当好中国与亚欧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深化与各国在教育、司法、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特别是要用好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服务示范区等机制平台,办好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国际电影节、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运用好中国中亚人文旅游专列,不断促进文明互学互鉴,民心相联相通。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