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日报 时间:2025-09-26 06:32:24 编辑:曹静 版权声明
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算韵滕王阁”
“三下五除二”的珠算口诀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儿时回忆。9月25日,“聚焦算力”版本展在西安国家版本馆举行,百余件各式各代的精美算盘带领大家走进珠算“大观园”,回顾中国算具和算法的演变。
七大展区
展现计算文明演进轨迹与艺术成就
走进展厅,各式各样的算盘令人大开眼界。
比如首先映入眼帘的清代屏风式圆形“童子拜寿算盘”,圆形算盘寓意团团圆圆,嵌有“童子拜寿”图。“翘头琴桌描金花草算盘”也制于清代,形似琴桌,绘以兰花、荷花、祥龙纹饰,让琴韵之雅与算理之精完美交融。“八角八卦八仙桌算盘”,形似八仙桌,上面还有八卦图,设计制作独具匠心。
金木竹玉皆可为盘,方圆大小俱含妙理。算盘的千姿百态,不仅体现了计算功能,更融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工匠精神。
从算具到算法,变的是工具和技术的迭代,不变的是中华民族对计算的敬畏与创新。如今,千年智慧正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算韵滕王阁”就是其中代表。“这件展品以3D打印技术,将千古名楼滕王阁化为一件精密的算盘装置。整座楼阁由无数可灵活拨动的算珠构成,将建筑之美与算理之精妙融为一体。大家可亲手拨动楼身上的算珠,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之外,体验一次‘珠算与楼阁共鸣’的独特互动,感受古今智慧的交相辉映。”工作人员介绍道。
此次展览分为算之起源、古籍智慧、算珠万象、形制之美、算具环球、方寸之间、创意新生等七大展区。既有《精教算盘》《珠算指南》等算法古籍,形似如意、琵琶等的“创意算盘”;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算具,体现珠算文化的邮票、雕塑,还有珠算金饰、珠算鼻烟壶、珠算音响等等,展现出计算文明的演进轨迹与艺术成就。
500册/件算学版本
填补西安国家版本馆收藏空白
此次“聚焦算力”版本展,是西安国家版本馆“文济雅集”第二期活动的内容之一。“文济雅集”系列主题活动,旨在搭建版本征集、捐赠、展览、研讨为一体的交流平台,广泛汇聚社会力量,凝聚有识之士,共同推动全省版本事业大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第二期“文济雅集”活动,以“聚焦算力版本 建设文化强省——中华传统算学版本的保护与收藏”为主题,由西安国家版本馆主办,陕西九九明珠算盘文化研究院承办。此次展出的部分精美算具,就来自陕西九九明珠算盘文化研究院。
活动中,陕西九九明珠算盘文化研究院给西安国家版本馆捐赠算学版本500册/件,分为珠算文献与计算工具实物两大类。
其中,捐赠文献及图书版本400册,包括清光绪及宣统年间的《精教算盘》等古籍4册,民国四年《珠算详解》、民国七年富顺堂印《指明算法》等文献142册,《无决珠算》《中国珠算大全》等现代图书版本254册。
捐赠计算工具、算盘实物100件,主要包括元代葫芦形铁权2件,清代二五圆珠13档木算盘、二五鼓珠9档黄花梨算盘等19件,民国纯手工制作二五鼓珠8档木算盘、民国红木直尺等30件,20世纪70年代手拉计算尺等49件。
“经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专家组鉴定,这批文献版本自清代延续至现代,实物版本从元代延续至现代,涵盖了铜、铁、木、石、骨等不同材质,呈现不同形制和工艺特征,系统展示了我国珠算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工艺发展脉络,具有较高的版本收藏与研究价值,填补了西安国家版本馆收藏空白。”西安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白光亮说。
活动中,西安国家版本馆还与陕西九九明珠算盘文化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中华经典版本保藏工作,为版本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 记者 拓玲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