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9-29 14:04:41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刷新桥面高度和山区桥梁跨径两项世界记录,峡谷两岸通行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让天堑变通途!在这项“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背后,有着长安大学抗风团队的智慧贡献,团队利用长安大学风洞实验室,为大桥的抗风安全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帮助大桥在峡谷强风中稳立云端。
花江峡谷大桥横跨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峡谷,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建设条件复杂。山区的复杂风环境,给桥梁抗风设计带来严峻挑战。
长安大学抗风团队于2018至2023年间,开展风场实地观测、地形模型风洞试验、近百种工况的桥梁风洞试验,为工程抗风研究筑牢基础。
大桥在设计时还充分考虑了“桥旅融合”,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抗风设计难度。建设者将技术人员作业的检修道,外装安全网,改造为高空观光廊道;并将提高桥梁稳定性的水平导流板改造为高空竞速跑道。构建集“桥梁观光、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
观光廊道安全网的透风率、高空竞速跑道的宽度决定着桥梁的安全。长安大学抗风团队秉承“安全与效益兼顾”的原则,借助桥梁节段模型、全桥气弹模型,设置了百种工况、历经数月的风洞试验,终于找到了这些参数的最优值。既确保了大桥的抗风安全,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最终,该优化方案经专家评审论证,被大桥设计、施工等各单位采纳并应用到桥梁的最终建设方案中。
如今,随着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曾经在风洞中历经千百次调试的“驭风之舞”终于在真实的峡谷天堑上优雅上演,这座凝结着智慧与匠心的大桥不仅跨越了地理的阻隔,更联通了大家对未来的想象,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壮阔征程上,长安大学会持续迸发出更多的“长大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