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10时30分,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炜,数据资源处处长索高盈,数字经济处处长薛帅,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中心省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锴出席,以“数聚新动能、智领高质量——数据要素驱动陕西创新发展”为题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以用为本”,数字政府效能持续提升
李炜介绍,通过坚持数字政府建设综合集成和数据赋能两条主线,推动全省数字化加快发展和效能政府建设、数字治理质效齐升。组织70家省级部门完成数字化建设总体设计,并加快全省企业群众政务服务平台“秦务员”、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协同平台“秦政通”功能迭代升级;同时,强化云网设施支撑,全省政务“一张网”建设全面完成,“一朵云”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启动并将在年底前建成全省统一的视频会议、视频网、视频共享交换一体化平台。
去年以来,国家下发的4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上线35个,29个实现事项全集成、区域全覆盖,累计精简申报材料301项、压减办事环节459个、减少群众跑动133次、压缩办理时限1258个工作日,平均优化率达73.20%,办件量超109万件。
以“数”赋能,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
为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李炜介绍,去年以来积极开展公共数据汇集共享开放攻坚和数据直达基层工作。截至目前,共组织81个省级部门发布数据资源目录超6000条,数据共享满足率达87.5%,正组织开放第一批373项政务数据,建成“1+11+N”的全省一体化政务数据体系,基本形成省级政务数据资源“一本账”。
同时,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体系,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登记的省份,已完成首批40笔公共数据资源、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登记。
在典型场景引领应用创新上,开展数字陕西、数字经济等典型场景建设工作;在加快数据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推动丝路数据交易中心纳入全国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倡议单位,并与185家数据生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全省累计实现场内数据交易额3761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场内交易5321万元,预计今年底数据交易额将突破1亿元。
多点发力,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推进
目前,《落实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任务行动方案(2024-2025年)》已印发,并会同相关部门正在建立完善数字经济监测评价体系。李炜介绍,在加快推动平台经济发展上,去年以来,招引京东等头部平台企业7个科技型创新主体在陕落地,预计新增就业将达4000余个,目前已新增800余个。
去年以来,数字化转型等领域6个项目共争取国家资金9600余万元,并建设了数字经济项目库,去年利用省级数字经济专项资金支持了43个数实融合项目,支持建设7家省级区域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同时,制定《2025年陕西省数字社会发展及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会同民政等13个部门打通部门数据壁垒,赋能基层社区社会服务,推动共享数字红利,其中,在三医协同等领域形成榆林医药追溯码、西安“黄雁社区”等典型经验,得到国家部委认可并向全省推广;中欧班列综合服务平台等5个案例入选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
夯实基础,支撑人工智能加快发展
发布会上,李炜还介绍,结合全国算力布局和陕西实际,建立算力常态化对接机制和全省一体化算力监测体系,并举办首次陕西省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对接活动,促成省内算力供给企业与我省和东部算力需求企业签约金额超4.3亿元。同时,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制定方案,积极稳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领域应用,以场景牵引多跨应用和人工智能+政务服务。
在加快标注产业发展上,制定数据标注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形成了以西安为核心,榆林、汉中等地区梯次发展的数据标注产业格局。在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省的法士特、陕文投云创科技两家企业获国家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陕西)区域功能节点、西部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获批实施,西安、宝鸡、榆林先后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先试试点城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潘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月满长安 家国同庆!西安市举行“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示范活动 下一篇:西北工业大学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再签新协议!中白两国副总理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