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陕西:到2035年培育50名大国工匠400名三秦工匠

综合新闻 西安日报 2025-10-10 06:49:29
A1 A2 A3

  本报讯(记者 袁玥)到2035年,培养50名大国工匠、400名三秦工匠、1500名市级工匠……记者昨日从陕西省总工会获悉,陕西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最新印发的《陕西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方案》,描绘出陕西深化“产改”的线路图,这也标志着陕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入深化提质的新阶段。

  这份工作方案历经4次征求意见,广泛吸纳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劳模工匠和一线产业工人的智慧,最终形成涵盖8个方面、27条具体措施的改革路径。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方案突出“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机制,着力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逐步消除国有企业党员空白班组,同时拓展新经济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覆盖。陕西将精心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工作品牌,强化对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

  在技能提升方面,“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将全面实施,通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完善的技能形成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将推动建立“人人持证”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让每位工人都能通过技能认证获得职业发展的通行证。

  职业发展通道将更加畅通。随着“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将持续提质扩面。方案引导企业建立与技能等级相衔接的薪酬分配制度,完善技能价值导向的薪酬激励,推动高技能人才薪资待遇合理增长,让精湛技艺真正“值钱”。

  在权益保障方面,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产业工人疗养休养制度将更加健全。工作环境改善、劳动条件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等多方面举措同步推进,特别是劳动安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的加强,将为产业工人构筑起坚实保障。



来源:西安日报

编辑:曹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杨瀚森NBA季前赛首秀:暴露短板亦显潜力,适应之路启新程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