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陕西省属院校拟增设117个、撤销71个专业点

西安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5-10-14 06:47:45
A1 A2 A3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大洗牌”还在继续。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2025年度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省级评议拟通过名单》显示,“经专家评审,拟同意申请增设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点117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点7个,申请调整修业年限专业点5个,申请撤销普通本科专业点71个,最终结果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份名单涉及28所公办院校,15所民办院校(含独立学院),几乎涵盖陕西省属院校的全部阵容,也可见深入推进的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涉及面之广、力度之大。

又一波专业“大洗牌”启动

继4月份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之后,时隔两个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每年一调”的本科专业又一波“大洗牌”随即启动。

此次陕西省属院校新一波本科专业调整动态,涵盖28所公办院校、15所民办院校(含独立学院),公办院校中仅西安工业大学和西安音乐学院“榜上无名”。

43所院校围绕增设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申报、调整修业年限、撤销专业各有不同动作。

综合梳理可见,民办院校只涉及增设专业和撤销专业两项。总体来看,此次陕西省属院校专业调整优化,拟增设专业数量最多,总计达到117个,撤销专业次之,也有71个之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点总共7个但参与院校最少,其中6个归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另一个被陕西中医药大学摘得。

相较而言,拟调整修业年限的本科专业点虽然只有5个,却不乏看点:一是全都是缩短修业年限至4年;二是以建筑类专业居多,除了延安大学针对的是应用化学专业,西安科技大学调整的是城乡规划和建筑学两个专业,陕西理工大学是城乡规划专业,商洛学院则指向了建筑学专业。

对照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来看,从去年开始,城乡规划和建筑学两个专业迅速成为修业年限缩短的重点对象——包括天津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在内,全国30余所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以及上海大学、东北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建筑学专业,修业年限都齐刷刷缩短至4年,院校数量之多前所未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5年度专业调整中还在延续这种势头,西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院校也要加入进来。

“增”和“撤”依然轰轰烈烈

本科专业调整优化中,增设专业和撤销专业是主流,也尤为外界所关注。

正在进行中的新一波专业调整中,“增”和“撤”依然轰轰烈烈。因为院校数量较多,重点以公办院校为例。陕西省属院校拟新增本科专业数量前三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最多,有6个;西安科技大学、榆林学院、陕西警察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各有5个;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咸阳师范学院、西安戏剧学院各有4个。不难看出,去年挂牌成立的陕西警察学院和今年新设的西安戏剧学院,这两所最年轻的省属院校正在加快本科专业布点。

拟新增的本科专业,无不是近些年来打破传统学科边界而设立的“混血”交叉学科专业,即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在教育部今年4月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新增了29个本科专业之后,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发现,陕西多个省属院校纷纷争当“追新族”,比如,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思源学院拟新增“人工智能教育”,西安外国语大学拟新增“区域国别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航空学院、西安思源学院拟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陕西科技大学、延安大学拟新增“碳中和科学与工程”,西安美术学院、西安翻译学院拟新增“智能影像艺术”,西安美术学院拟新增“游戏艺术设计”。

需要指出的是,这可不是盲目追新。为了加快布局急需紧缺专业,对于办学基础扎实、专业优势明显、育人特色突出,契合陕西重点产业链、深化“四新”建设的专业予以优先申报,并出台了《陕西省2025年本科专业引导发展名单》。换句话说,陕西需要什么,省属院校拟新增什么。

当然,国家还鼓励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新专业,作为高等教育大省,陕西省属院校也是冲击新专业的有力竞争者,西安邮电大学智能视听工程专业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进入本科专业名录之后,具备一定学科基础和优势的陕西多所院校也在积极申报新专业,比如,西安美术学院的漆艺设计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总图运输工程专业,陕西警察学院的文物犯罪侦查专业。

在新增专业越来越多、越来越“新”的同时,那些就业率过低、不适应社会需求、不符合办学定位、缺乏学科专业群支撑的专业则成为撤销的对象。名单显示,陕西省属院校拟撤销71个专业。除了民办院校共撤销19个本科专业之外,公办院校可谓是“撤销大户”,其中,陕西科技大学拟撤销10个,西安石油大学拟撤销7个,宝鸡文理学院拟撤销6个,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各拟撤销4个。拟撤销专业中,要么是行政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土木工程等公认的老牌热门专业,要么是所在学校的弱势专业,能够看到,陕西科技大学拟撤销物联网工程专业,西安石油大学和渭南师范学院拟撤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 学科变革未有穷期

这一轮的专业调整,可以回溯到2023年。当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一场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专业大调整”由此开启。

今年8月28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宣布上述目标“已如期实现”。然而,达到了目标,“史上最大规模的专业大调整”并未就此划上句号。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今年6月印发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里就写道“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按照《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有关要求……”这里提到的两个文件,都是今年新出台的。其中,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现已全文对外发布,而8月份官方渠道发布消息称《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印发,并明确指出这份文件“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从现已披露的信息来看,这些“系统部署”可不是此前专业“大洗牌”的简单延续,而是一系列升级版措施,比如,“创新目录管理机制,缩短调整周期,加强研究生、本科、高职三类学科专业目录协同联动”,“完善分类发展机制,差异化推进基础类、应用类、战略类学科专业布局建设”,“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快速布局一批学科专业点;实施基础学科跃升行动,在一流学科培优行动中加大对基础学科支持力度;实施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孵化行动,布局建设一批示范性学科交叉中心;实施存量学科专业优化行动,对社会需求明显不足、培养质量下滑、办学条件不足的学科专业点进行预警并提出整改要求”。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学科变革未有穷期。一方面,通过专业调整,引导高校走出同质化发展困境,让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另一方面,国之所需,教育所向,高校专业发展的“小逻辑”,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大逻辑”。可以预见,“母校还在,专业没了”,这虽然在情感上有点不舍,却是未来一段时间里无法抗拒的“新陈代谢”。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君 杨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曹家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市人社局公布2025年第四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下一篇: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 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入选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