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华商观察|研究生招生有新变化 自命题科目改为统考科目趋势明显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5-10-15 07:37:50
A1 A2 A3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0月16-27日进行网上报名。2026年考研有怎样的特点?各校招生有哪些显著变化?考生备考需要注意哪些关键信息?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进行了梳理。

  部分高校管理、哲学等专业增设数学科目

  2026年研招,多所高校对考研初试科目进行调整,主要包括自命题科目改为统考科目、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扩展等。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鼓励招生单位优先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试卷,或招生单位间联合命题。今年多所高校2026年考研初试科目,自命题科目改为统考科目,主要涉及教育学、历史学、医学、计算机等专业。

  此外,国内部分高校教育学类相关专业自命题科目多调整为全国统一科目311教育学专业基础。国内多所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自命题科目调整为选用全国统考科目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并且以头部院校居多。如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专业初试自命题科目选用全国统考科目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的考试初试科目由原来的842计算机基础综合调整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记者还发现,部分研招单位如哲学、公共管理等文科专业,也开始增设数学科目。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布自2026年起调整部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科目,其中,公共管理学专业的619公共管理学、820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两个科目,调整为303数学(三)、823公共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逻辑学方向原初试科目701马克思主义哲学调整后改考数学三。

  专硕招生比例持续提升

  实践导向和就业优势更突出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但结构在调整。专业学位硕士(专硕)招生比例持续提升,新增硕士点中也以专业学位为主,呈现“学硕求稳、专硕扩容”的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王伯庆博士认为,高校研究生招生中专业硕士(专硕)比例增加是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这一变化主要由政策导向、社会需求和培养模式优化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专硕比例扩大,这也是政策性的明确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202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拟招收各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731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669名(含推荐免试、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援藏计划等考生)。202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00余名,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1800余名。

  西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计划3400人左右,其中学术学位1400人左右,专业学位2000人左右。

  西安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榆林学院等高校专硕数量明显上超过学硕。国内高校中,一些有扩招计划的高校,也多以专业硕士为主。

  国内招聘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专硕就业率平均较学硕高出8.3%,尤其在工程、教育、法律等领域优势明显。例如,腾讯、中兴等企业招聘中明确专业硕士优先,反映出用人单位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陕西某高校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若目标是学术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学硕仍是合适选择,但需注意竞争激烈,部分顶尖院校学硕统考名额有限;若追求就业,专硕的实践导向和就业优势更突出。在研招上,不同高校招生政策差异较大,部分985、211高校专硕扩招明显,而部分高校可能停招学硕或调整招生结构。复旦等知名高校已明确表示停招部分学硕专业,转向专硕或直博培养,使学硕招生规模进一步缩小。另外,部分高校推免生比例较高。

  初试聚焦核心专业及通用能力

  复试关注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

  无论是报考专硕还是学硕,初试是门槛,复试定乾坤,两次考核具有同等重要性。报考前,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位在知名高校从事研招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首先,阅读关键文件,仔细阅读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重点关注报考条件、初试科目、参考书目、拟招生人数(是否含推免)等信息。此外,还需要同时了解其他信息,例如学制、学费标准、定向与非定向在档案和就业上的区别等。其次,在全力准备初试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积累能够体现自己综合能力和专业潜质的材料,如高质量的课程作业、参赛作品、科研实践等,为复试做准备。

  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26年招生简章中资格审查环节提到,进入复试的所有考生,复试前必须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时考生须提交相关有效证明外,还包括大学本科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外语证书或成绩单、个人简历(包括业务和科研能力、毕业论文、外语水平)。同等学力考生同时还需要提交毕业证,课程成绩单(大学或补修课),公开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原件(报考学术学位硕士须提供)。

  研招初试侧重基础理论与如数学、外语、核心专业课的通用能力,复试则聚焦如科研经历、实践技能个性创新化潜力等等,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实力和院校特色,选择院校和专业。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彭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骨头从何而来?西北大学科研团队揭秘5亿年前动物骨骼起源 下一篇:连夜裁员出乌龙 美国卫生部“误裁”778名员工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