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陕西打造无障碍服务博物馆 让历史之光温暖每一个人

综合新闻 三秦都市报 2025-10-22 07:13:15
A1 A2 A3

  随着社会对残障群体文化权益关注度的提升,陕西多家博物馆积极践行无障碍服务理念,以设施优化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特色活动为纽带,从环境无障碍到数字无障碍,全方位构建覆盖不同群体的文化服务体系。

  记者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无障碍服务的温度体现在细节之中。场馆入口处,宽阔步道旁的无障碍专属通道标识清晰,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便捷入馆路径;馆内精心设计多条无障碍参观路线,打破传统展览布局局限,通过缓坡自然衔接、平台合理缓冲,配合高度适宜的展柜与导览站牌,既保障了轮椅使用者的通行安全,也为儿童群体创造了舒适的观展视角。

  在第68个“国际聋人日”来临之际,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组建文化关爱小分队,走进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开展扎染主题文化活动。30名听力障碍人士积极参与其中,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10月15日,第42个国际盲人节,西安碑林博物馆联合碑林区盲人协会,精心策划“触摸历史 感知文明”公益活动。20余名视障朋友在讲解员的耐心引导下,走进馆内北区的盲文导赏区与听筒解说体验区。他们轻轻伸出手指,触摸复刻碑石的纹路,在指尖的触感中分辨不同书体的笔法特点,在触摸间与千年书法文明对话。

  同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将“寻美秦汉”无障碍多维感官教育活动再次带入西安市盲哑学校,为八年级视障学生搭建起感知秦汉文明的桥梁。未来,陕历博还将持续推进无障碍课程体系建设,不断研发专业教具与教材,升级语音导览服务,让视障群体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领略秦汉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璀璨。

  为打破时空限制,让特殊群体足不出户便能“走进”博物馆,陕西多家博物馆借力数字技术,打造“云上无障碍空间”,推动信息无障碍服务升级。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相继开发“秦兵马俑数字教育”“秦陵兵马俑云上课堂”“秦兵马俑海外实景课堂”“VR云游兵马俑”等多个数字项目。这些项目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将兵马俑的历史背景、科学价值与艺术特色转化为可感知的数字内容,为全球观众尤其是特殊群体提供便捷、生动的学习渠道,让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跨越山海,精准、即时地传递到世界各地的课堂与家庭。

  陕西历史博物馆聚焦视障及老年群体,推出“陕博微光”专项项目,打造专属“有声博物馆”。该项目通过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音频内容,以生动的语言描述文物细节、解读历史故事,彻底打破传统博物馆的物理边界,为视障人士开辟了“用耳朵听文物”的全新文化体验方式,让他们在声音的世界里“看见”历史的模样。

  从设施改造到活动创新,从线下服务到线上拓展,博物馆以无障碍服务理念为引领,不断优化场馆空间设计,探索差异化服务模式,让博物馆不再是固定的建筑空间,而是一所无边界、无障碍的全民文化大学校,让每一个人都能触摸文明脉络,感受历史温度。

  本报记者 王娇莉 见习记者 张桢璐 宋可青



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825亿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