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10-23 07:49:07 编辑:张进 版权声明
朱雀门外 记者 尚洪涛 摄
小雁塔旁的国槐郁郁葱葱 记者 尚洪涛 摄
对于一个在朱雀门附近上班的人来说,朱雀大街几乎是每日出行的必经之路。和现在西安的很多重要的交通要道一样,这条街平日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承载着古城从北至南重要的交通工作,沿途有西安博物院、陕西省体育场等重要的西安地标。
在唐代,朱雀大街有个响亮的名字——“天街”,韩愈那首知名唐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将长安城初春的迷人景致描绘如斯。然而,今日之朱雀大街是否就是唐代的“天街”呢?除了韩愈这首著名的唐诗,这里又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院副教授、校档案馆副馆长、隋唐长安城研究中心主任崔凯。
韩愈笔下的“天街”
原是长安城的中轴线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雄健流畅,对宋代欧阳修、苏轼等影响深远,苏轼曾赞其“文起八代之衰”。其实,韩愈的诗歌也不遑多让。今人每至朱雀大街,尤其是在绵绵细雨中,几乎都会不由自主念及“天街小雨润如酥”这样的神来之笔,哪怕已是秋日,依然会想念早春那抹些许的绿色。
“天街小雨润如酥”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是韩愈写给张籍的两首组诗。前一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京城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清丽怡人,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后一首重在抒情。据说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特别是第一首,短短28个字,以精炼的笔墨,生动描绘了唐长安城初春的迷人景致,千百年来被世人广泛传诵。随之一起传诵的,还有“天街”,也就是长安城的朱雀大街。
看过长安城布局图的人都知道,长安城以朱雀大街划分,街东为万年县,街西为长安县,长安城108坊分布其中,仿如棋盘。朱雀大街正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北起皇城正南门朱雀门,南至郭城正南门明德门。
“可以说和今天朱雀大街几乎重合,更确切地说,今天朱雀大街包含在唐朱雀大街之中。”崔凯告诉记者,唐代的朱雀大街显然比今天更宽,根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考古勘查,南部宽155米,北部宽150米,两侧水沟宽约3米,近年在中部发掘发现的五桥遗址处宽130米。崔凯坦言:“朱雀大街虽然宽敞笔直,但也不是说就一点误差没有,在当年将近十里地的范围内,各个路段的具体状况不同,宽度有所不同当属正常。”宽130米的街道,对很多读者来说也许没有概念,但有人作了一个类比,一个城市车道一般来说是3.5米,朱雀大街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那就是现代双向36个车道的宽度,盛唐天街的规模如此可见一斑。试想一下,能容纳30余辆车并行的大路将多么宽阔?也许只有盛世的长安城才能有如此宽阔笔直的“大道”。
千年前的朱雀大街
至今依然是西安的交通要道
据崔凯介绍,考古报告中,朱雀大街中间高,两端低,略有弧度,为了方便排水,街两边都有街沟,坡度显然经过精心设计,即便暴雨过后也不会积水;路边的槐树是当年官府栽种的“官槐”,盛夏时节,浓密的枝叶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大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行人走在树下,既能躲避酷暑,又能闻见槐花的清香。这样的规划,既有皇家的气派,又藏着对民生的考量,尽显盛唐的从容与智慧。崔凯说,根据考古发掘,朱雀大街为土路,因为发掘了车辙印。既然是土路,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朱雀大街在早春时节会有“遥看近却无”的“草色”。
如此一条“盛唐天街”,承担着怎样的功用?崔凯从史书典籍中寻找朱雀大街的身影。首先自然是交通功用,皇帝出宫城皇城,前往天坛祭天,那必须经过朱雀大街,推测朱雀大街如此宽阔的原因也是因为皇家仪仗繁杂。而非御用之时,朱雀大街自然作为官员和百姓日常出行之用。也有资料显示,除了作为交通要道,朱雀大街也是大型活动举行地,唐人《卢氏杂记》中就曾记载唐代宗京兆尹黎干曾经“祈雨于朱雀门街。造土龙,悉召城中巫觋,舞于龙所。干与巫觋更舞,观者骇笑。”;而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曾记载东西两市在天门街(即朱雀大街)“斗乐”的轶事,双方各派出知名乐师,斗得不亦乐乎。此外,史书中还有郭子仪部将王甫“聚京城恶少齐击街鼓于朱雀街”,以吓退敌军的记载,也可以证明朱雀大街的关键与壮阔。
2023年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考古人员在配合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中,发现了横穿朱雀大街的水渠及渠上5座桥梁基址,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五桥并列遗址。此次考古,在横穿朱雀大街的东西水渠上发现5座东西并列的砖砌桥基,皆为南北走向,等距离排列。居中桥基最宽,桥基北侧发现5个础石遗迹,其中尚存3个。据考古实测,中桥恰位于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的中轴线上,与明德门五门道的中门道南北相对。由于五桥遗址位于朱雀大街的大型十字路口,那其他十字路口是不是也建有桥,崔凯非常幽默地表示:“考古工作有一分东西说一分话,其他十字路口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遗址,在没发现之前,我们也不能妄测!”
历经千年积淀,如今的朱雀大街虽然不是昔日长安城最宽阔的“天街”,但依然是西安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如今站在街上,似乎还可以通过街边的一草一木,遥想古人品酒论诗时的奕奕神采,也可以透过诗人文豪留下的千古绝句,感悟唐王朝的荣光与繁华。
崔凯授课时经常说,今日之西安,依然可以感受到唐长安城的“活物”,这让学生们非常惊讶。对此,崔凯这样答疑解惑:“比如小雁塔、碑林那边的古槐,树龄是可以科学检测出来的,那都是千年前唐代的槐树啊!”
看来,唐长安的风吹过的树至今依然生活在西安的街头,这朱雀大街也依然车水马龙。这树在,长安犹在;这诗在,长安就在! 记者 张静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