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10-24 07:47:19 编辑:张进 版权声明

在幸福林带这条绿色生态长廊里,实现了林与城的和谐共生。受访单位供图

幸福林带的星光音乐会装点了城市烟火气 受访单位供图

夏日夜幕下热闹的幸福林带 受访单位供图

10月23日,无人机视角下的幸福林带,各种林木交织成斑斓画卷。记者 谢伟 摄
“西安市城东幸福路,是老军工厂留给西安人的文化记忆……岁月沧桑一甲子,更新林带,发掘城东潜力的梦想一直萦绕在西安人心中。”10月21日,央视2套财经频道在纪录片《大国建造》第四季《城市脉动》中报道了西安市幸福林带城市更新的生动故事。近日,记者走进幸福林带,在一处处绿意盎然的生态场景和一个个温暖的民生故事里探访城市更新的绿色脉动与民生答卷。
深秋的西安城东,一条绵延5.85公里的“绿色长廊”在阳光下舒展。金黄的银杏叶与苍翠的松柏交织,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和健身设施旁,居民们悠闲惬意;地下空间,34个“雨滴”天井如散落的珍珠串联起23个下沉广场,逛街的年轻人和听秦腔的大爷大妈们共享一片热闹……
每天置身于这样充满活力和幸福感的场景中,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居民王树国感叹:“真没想到,曾经拥挤混乱的棚户区能改造成如今的幸福林带!”
如今,这条幸福林带不仅重构了西安城市东部的空间格局,更以运营幸福生活为核心理念,将不同业态巧妙衔接,生态、休闲、文化与商业的不同基因深度融合,这座“丝路上的城市绿洲”真正成为承载市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场”。
从“面貌老旧”到“绿色心脏”
幸福林带的重生与蝶变
上世纪50年代,西安市城东区域军工企业聚集,工业区和职工生活区之间,曾规划了一条幸福林带连接生产与生活。但因历史原因,这个规划在当时一直未能实施。
时间来到新世纪,东郊逐步发展为西安市中心城区,但幸福林带周边却因土地紧张而棚户林立,一度成为西安城区的“疤痕”。“当时的幸福林带区域内,挤满了各类建筑,棚户区、城中村、库房穿插其中,路面坑洼不平、管道年久失修、电线像‘蜘蛛网’杂乱无章,停水停电是常事……”采访中,提起改造之前的幸福路区域,王树国和邻居们连连摆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把幸福林带更新提上重要议程。一条长约5.85公里、宽约210米,集景观绿化、地下空间、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地铁工程五大业态于一体的盛大工程,在等待了长达60多年后正式启动,开始从规划走进现实。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既能改善城市‘老破旧’面貌,又能充分腾迁可用资源,带动区域更新蝶变?”新城区幸福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波说,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重点工程,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项目和全国最大的城市景观林带,区别于以往的旧城改造项目,幸福林带的规划建设中,不仅实现了还林于民、还绿于城的初衷,还在集约利用地下空间、拓展城市绿色增长空间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经验,成为全国城市更新的典范工程。
2021年7月,经过几年的辛勤筹备和施工建设,幸福林带地上景观和地下商业建成开放,一幅万木葱茏、鸟语蝉鸣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
漫步在这条幸福林带上,记者看到:地面之上,新建75.6万平方米城市中央公园,绿化覆盖率约85%,5万多棵林木构建起绿色生态屏障,景观设计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筑牢了城市安全防线;地下空间内,幸福林带科学谋划基础设施、综合商业、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停车场等功能布局,沿线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2.3公里,收纳给水、再生水、电力、通信、天然气、热力六类管线,解决了“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问题,也有效增强了城市韧性。
遵循绿色设计理念,幸福林带地下建筑采用屋顶绿化形式,可年固碳约440吨;通过地源热泵系统,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0.8万吨;设计200多处导光管,23个下沉广场及34个采光井把阳光和空气引入地下,充分利用自然光改善地下采光效果,将生态效益发挥到了极致。
建成后的幸福林带,填补了西安主城区东部无大型生态公园的空白,为周边群众增加了一处休憩娱乐的“打卡地”,更彰显了城市更新的理念与实践,塑造出新的城市形态,实现林与城的和谐共生。
地上郁郁葱葱的绿色廊道间,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10个体育健身广场满足了市民的健身锻炼需求;地下空间内,集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业中心红火热闹,由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中心组成的文化广场则成为孩子们学习休闲的乐园,乘坐着“幸福号”小火车穿梭其中,别有一番乐趣。
“年轻人爱逛商业区,我和老伴爱跳广场舞,孙子可以在儿童乐园尽情玩耍,一家人都开心!”家住附近的李先生感叹,从原先的“老破旧”到如今林城互融的“绿色心脏”,在这条绿色生态长廊里,每个人都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幸福专区”。
从“生态廊道”到“生活幸福场”
打造城市更新样本
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城市更新如何做好城市精细化治理课题,让“老旧城区”焕发新生?答案不仅在于硬设施的提升,还藏在城市更新深度与民生温度的双重考量中。
2025年,适逢“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周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了顶层设计的规划和加持,如何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是幸福林带一直在运营中探索的答案。
在今年国庆假期,幸福林带以“城市微度假”为主题,将生态优势与文化、运动、科技等元素深度融合,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探索“城市微度假”新场景,为城市更新增添了新的注脚。
“我带着孩子跑了一场亲子马拉松,朋友一家在生活艺术市集上享受到手工创作的乐趣,爸妈们在一场场秦腔惠民表演和互动中过足了戏瘾!”市民张女士说,她和朋友一家,这个假期几乎都在幸福林带中度过。
当夜幕降临,幸福林带又立马切换为“浪漫模式”,幸福广场一场场星光音乐会上,悠扬的歌声装点着热闹的小集市,烟火气十足。从清晨到夜晚,从亲子家庭到年轻群体,从文化爱好者到运动达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刻”。
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装点了群众的多彩生活,一项项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更是将城市更新的“民生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每天早上,家住附近的赵女士会准时出现在幸福林带,穿过绿意葱茏的“生态廊道”,乘坐地铁8号(环)线去城北上班。同一时间,幸福林带北边“东2.5环”双向6车道的高架快速路上,一辆辆疾驰的车辆有序通行。
“这在以前都不敢想,城东区域交通拥堵,之前上班要提前半个多小时出门,随着幸福路北延伸工程主线(东2.5环)通车和地铁8号(环)线的开通,极大提升了大家的出行便利,更实现了45分钟可达全城,非常方便!”赵女士说。
“8号(环)线开通后,有5座站点均位于幸福林带区域,市民可便捷穿梭于绿色廊道和健身、科教区域,赏景、购物、运动,让‘出地铁就进公园’的美好愿景从梦想照进现实。”中建西安幸福林带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生龙说。
便捷的交通路网周边,西京医院、西北大学第一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集聚,“医康养”一体服务模式正在稳步成形;一个个现代化的住宅项目正加速布局,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西安后宰门小学幸福校区、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西安爱知中学等陆续签约落地幸福林带片区,不断织密片区优质教育网络,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
出门就是地铁、公园和商场,周边有好医院、好学校……如今的幸福林带,不仅是城市的生态廊道,更用一项项民生工程填满群众的幸福生活,让城市更新的“民生温度”直抵人心。
从“土地存量”到“发展增量”
助力老城区加速焕新
幸福林带核心区域涉及新城区长乐中路、胡家庙、韩森寨3个街道,是新城区四大经济板块之一。随着幸福林带项目的建成开放,幸福林带片区约11.3平方公里可腾挪土地约1.5万亩,拥有约8000亩可开发土地,这笔宝贵的资源也为老城区的焕新蝶变提供了无限可能。
加速腾迁土地、筹划专场招商推介会、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在绿意盎然的幸福林带生态廊道周边,一个个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场场招商推介会希望满满,一大批重点项目正推动“土地存量”变为“发展增量”,老城区正在加速焕新。
走进位于幸福路区域的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项目内的龙湖西安长乐天街,一栋栋崭新的商业大楼里,百余家入驻店铺正在精心陈设,为11月份的开业做着最后的准备,力争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消费者的到来。“这是我们在西北地区打造的首个TOD天街,将打造集城东餐饮首店矩阵、旗舰店型零售集群、全龄品质娱乐体验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全新商业空间,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项目负责人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落地项目进度条“拉满”的背后,折射出区域营商环境的优良和发展活力的蓬勃。
今年4月,在新城区幸福路地区2025年高质量发展暨项目签约大会上,涵盖地产项目、产业项目、楼宇项目、自主更新项目4大类的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让无数目光再次聚焦到这片蕴含活力的投资沃土上,见证着幸福林带片区的“土地存量”加速转化为“发展增量”。
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和招商场景外,以产业升级、科技赋能带动区域蝶变的宏观布局也在扎实推进。在位于幸福林带最南端的秦创智谷科技企业孵化器内,陕西清泽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团队正在一场场头脑风暴中讨论最新的科研项目。
“我们目前拥有专利、软著10余项,许多科研技术在全国领先。”陕西清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晶说,入驻这里以来,新城区科技局及秦创智谷的服务团队通过产学研活动和携校入企等多种方式搭建了成果转化桥梁,帮助企业链接高校创新资源,全方位护航企业将更多科研项目从“实验室”推向了市场,为公司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目前,秦创智谷共吸引了近600家企业入孵。除了秦创智谷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城区还在幸福路区域打造了建大大学科技园、新城区融合创新园等创新驱动平台,一批批企业在政策和服务的保障下发展壮大。”新城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主任孙强介绍,2024年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3家,较2021年实现数量翻倍,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8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科技的赋能为幸福林带打造现代数字科技服务聚集区奠定了基础,助推产业升级、区域蝶变新生。
阳光照耀下的幸福林带,生态绿意与民生温度交相辉映,发展活力与产业蝶变相辅相成。这条承载着千万市民期待的绿色长廊,折射出一座城市有机更新的探索,也书写着千年古都向“未来之城”转型的生动篇章。
记者 南江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