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养狗人请注意!被狗追赶摔倒受伤“没碰到” 犬主也要赔偿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5-10-27 07:05:41
A1 A2 A3

  在他人门口被未拴绳犬只吠叫追赶,躲避后退时摔倒造成骨折,犬主以“狗未直接接触人体”为由拒绝赔偿,受害者诉求能否得到支持?近日,江苏省丰县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案。

  被狗追赶摔倒受伤

  “没碰到”

  犬主也要赔偿

  >>案件回顾

  避狗过程中不慎摔倒

  伤情包括头部外伤、骨折等

  2024年3月31日,王某带孙子前往屠某经营的卫生室看病,因卫生室未开门,王某遂前往屠某家中寻找。行至屠某家门口时,王某询问“家有人吗”,随后一黄一灰两只狗先后从院内吠叫冲出,径直扑向王某。王某惊慌之下一边后退躲避,一边用手提包驱赶犬只,过程中不慎摔倒在地。经诊断,王某伤情包括头部外伤、T12压缩骨折、创伤性耳聋等,在医院接受治疗并支付了相应医疗费用。

  事后,王某认为自身受伤系屠某饲养的犬只扑咬所致,屠某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屠某则认为,犬只与王某无直接身体接触,是王某“打狗”的驱赶行为导致其自行摔倒,同时称其中灰狗并非自己饲养,仅是频繁出入家中,拒绝承担赔偿义务。双方协商无果,王某向丰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屠某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全部损失。

  >>争议焦点

  “无接触”的犬只的追赶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核心争议焦点在于三点:一是王某自身是否存在过错,二是屠某对灰狗是否负有管理责任,三是“无接触”的犬只的追赶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从过错认定来看,事故发生时王某在屠某家门口正常询问,无故意挑逗、挑衅犬只等行为,其因犬只突然冲出扑来产生恐惧,进而采取后退躲避、用包驱赶的应对方式,属于合理自我保护反应,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过错。

  从管理责任来看,虽屠某辩称灰狗非其饲养,但结合该灰狗经常出入其家中的客观事实,屠某在灰狗停留期间已实际成为灰狗的管理人,依法负有对灰狗进行约束、管理以及避免伤人的义务,其抗辩理由不成立。

  从侵权构成来看,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形,不仅限于撕咬、扑倒等直接肢体接触,犬只吠叫恐吓、追赶驱离等非接触性行为引发的恐慌性伤害,同样属于“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范畴。本案中,屠某既未对黄狗(其饲养)、灰狗(其临时管理)采取拴绳措施,也未通过其他方式控制犬只活动范围,未能尽到基本管理义务。

  综上,法院认定屠某未能有效管理狗的行为与王某的受伤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且未提交证据证明原告对狗有主动挑逗、投打、追赶等故意情形,无证据证明被告有减轻责任的情形,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法院最终判决屠某赔偿王某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各项损失共计20000余元。目前,一审判决已生效。

  >>法官提醒

  宠物饲养人要纠正“无接触即无责任”的认知误区

  随着居民饲养宠物数量增多,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纠纷频发,其中“无接触式”侵权(如犬只吠叫恐吓、追赶导致他人摔倒)因缺乏直接肢体接触证据,时常成为争议焦点。

  本案承办法官赵修文介绍,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原则上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例外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即只要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且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无法证明被侵权人存在“故意挑逗动物”“明知动物危险仍主动靠近”等免责事由,无论饲养人或管理人自身是否存在过错,均需承担侵权责任。

  赵修文表示,宠物饲养人要纠正“无接触即无责任”的认知误区。实践中,部分饲养人或管理人存在“只有狗碰到人、咬到人才算侵权”的错误认知,忽视了动物行为本身存在的潜在危险性。事实上,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范畴广泛,除直接接触造成的扑倒、咬伤外,犬只突然蹿跳引发的惊吓、持续吠叫导致的恐慌、追逐过程中迫使他人避险摔倒等“无接触”行为,只要能证明“动物加害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三者成立,即构成侵权,饲养人或管理人需依法担责。

  “本案中,屠某作为黄狗的饲养人、灰狗的临时管理人,既无法证明王某存在故意过错,也未能举证证明已尽到管理义务,因此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赵修文说。

  目前,农村地区饲养犬只多用于看家护院,部分饲养人因“自家狗温顺不咬人”“喊一声就能回来”等认知,忽视拴绳、圈养等管理措施,甚至以“尊重动物天性”为由放任犬只户外自由活动,导致犬只随意窜扰、聚集,既威胁路人安全,也易引发邻里矛盾。

  同时,针对“无接触式”侵权取证难的问题,受害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固定证据,包括现场拍摄视频照片、询问周边证人并留存联系方式、报警记录事故经过、就医时向医生详细陈述受伤原因等,为后续维权提供充分依据,共同维护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 据法治日报

  遛狗不拴绳咬伤其他狗?

  全责

  因为“狗咬狗”而引发了一场官司,萨摩耶犬主因为遛狗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导致边境牧羊犬被咬伤,被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判担全责。

  杨某和田某系同一小区的邻居,一天下午,两人同时出门遛狗。但田某的萨摩耶犬“雪糕”在没有采取任何牵引措施的情况下突然冲出,咬伤了原告的边境牧羊犬“嘟嘟”嘴部。在制止了“雪糕”对“嘟嘟”的进一步伤害后,杨某着急地查看“嘟嘟”的伤势,同时叫住了匆匆赶来的“雪糕”主人。

  “你遛狗为什么不牵绳?你看看把我家‘嘟嘟’都咬成啥样子了?”杨某又心疼又着急地说。

  “这不是我的狗,是我女儿男朋友杨某某的狗,我平时也不遛的。要不你有啥事直接加他微信说吧。”遛狗的老太太田某说着拿出了手机,将“雪糕”主人杨某某的微信推送给了杨某。

  在得到对方肯定的答案后,杨某次日便带着“嘟嘟”去宠物诊所治伤,诊断结果显示:口腔内右侧唾液腺附近感染伤,在治伤期间杨某共支付治疗费及交通费14000余元。但在将费用全部告知杨某某后,由于对治疗方式两人有分歧,杨某某不仅拒绝支付“嘟嘟”的治疗费,更表示当时遛狗人并不是自己,且现在也与当时的女友分手,杨某应当直接去找当时的遛狗人田某而不是自己。一气之下,杨某将田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嘟嘟”所有的治疗费用。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饲养的犬类均属中大型犬,该类型犬在外出过程中必须使用牵引绳。侵权事件发生时,原告杨某使用牵引绳在小区正常遛狗,被告田某的狗未按照规定使用牵引绳,导致被告的萨摩耶犬突然咬伤原告的边境牧羊犬,原告对侵权行为的发生和结果无过错,被告对其饲养的宠物有管理义务,其饲养的动物造成原告财产损失,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饲养动物对他人造成侵害的条款如下: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法官提醒

  文明养犬不仅仅是道德要求

  更是饲养人的法律义务

  饲养宠物犬给人们带来了陪伴与快乐,但不文明的饲养行为也带来了风险。文明养犬,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饲养人的法律义务。文明养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依法登记管理,定期为犬只接种疫苗;外出必拴牵引绳,大型犬建议佩戴嘴套;主动避让行人及车辆,及时制止犬只吠叫、扑咬等行为;妥善处理排泄物,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发生纠纷时保持理性,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唯有每位饲养者或管理者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才能自由的享受到宠物带给我们的快乐,也才能共建人宠和谐的社会环境。 据长安区人民法院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张佳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楼道堆物、管道堵塞、物业费纠纷…… 厘清业主与物业权责边界 下一篇:巨额彩礼给付后婚事迅速告吹 哪些算彩礼?返还比例如何定?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