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千年长安赋新诗 西安曲江打造“唐诗之都”沉浸式体验矩阵

来源:三秦都市报 时间:2025-11-03 07:44:57 编辑:张进 作者: 版权声明

  大唐不夜城情景舞蹈《十部伎·敦煌绮梦》。

  当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在今日曲江飞行剧院被吟诵,当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与曲江池的秋色交相辉映,西安,这座承载了无数华彩诗篇的历史名城,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时代精神,全面启动“唐诗之都”打造工程。10月31日,记者随团体验了西安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曲江新区主题采访活动。

  长安,一座“可行走”的“唐诗博物馆”

  西安,古称长安,是唐诗的“故乡”与“现场”。这里不仅是《诗经》的采编地,更是中国诗歌黄金时代——大唐的国都。无数伟大的诗人曾在这里生活、创作,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千古名句。大唐芙蓉园本身就是一座立体的、可行走的“唐诗博物馆”。唐诗峡作为核心文化区,是唐诗建设的标志性载体,将精选的经典唐诗,镌刻于天然的岩石之上,采访团漫步于峡谷溪流间,与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等名句撞个满怀,实现“诗景一体”的沉浸式体验。除此之外,从紫云楼的恢宏建筑到各处亭台楼阁的命名、楹联匾额,诗词元素无处不在。

  曲江飞行剧院是一座以唐诗为主题的飞行乐园。剧院沉浸式飞行座舱系统,以180度球幕投影、全息影像、多声道环绕立体音效及动感座椅等多元技术,让游客沉浸于“飞越唐诗长安”的浪漫体验,也感受着数字化的科技与现代。

  从“观诗”到“入诗”:大唐不夜城的沉浸式诗学

  大唐不夜城作为全国首个沉浸式唐文化主题街区,在唐诗文化的实体建设方面已形成系统布局,打造了多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与IP内容。据曲江旅行服务文化推荐官金翰介绍,通过演艺活化,实现从“观诗”到“入诗”的沉浸式剧场。《琵琶行》不再仅仅是文字,而是通过琵琶女与白居易的隔空对望,将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复杂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盛唐密盒”以当下流行的盲盒互动形式,让历史名士与游客对诗,知识输出轻松有趣。目前,2026年长安灯会活动的策划工作已开始,将以灯会为引,以唐诗为魂,打造一个集观赏、演艺、互动、消费、社交于一体的文商旅融合超级场景,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成为“盛世长安”诗篇中的一行绝句。

  打造“家门口的诗词盛宴”:塑造可感、可参与的文化IP

  “唐诗之都”的打造不止于现在,更着眼于未来。大唐芙蓉园将围绕“深化体验”方向,推动唐诗活化进入更深的层次。在重大节庆的视觉升级,打造“诗词灯会”。在2025年的新春灯会基础上,将进行主题性突破,大量使用诗词元素作为灯组的核心灵魂,用光影艺术再现诗歌中的壮丽画面。深化经典演出的内涵,强化“诗乐共鸣”,针对广受好评的《鼓》演出,将进行针对性的升级,增加诗词音乐元素的比重。街区将以唐诗为主要灵感来源,融合花卉、节令、自然景观等意象,让不同业态的商户在各自产品或服务中延展诗意表达。

  唐城墙遗址公园将围绕“场景营造、活动赋能、体验升级”等层面,让唐诗文化可触可感、可参与可共享。依托园内现有唐诗景观与文化雕塑,持续深化场景营造。同时聚焦大众共享,公园将“社区诗会”打造成常态化文化品牌。以“家门口的诗词盛宴”为定位,结合传统节气或节日设定主题,如清明“咏春忆古”、中秋“望月思亲”等,吸引周边居民、学生、游客广泛参与,平衡活动的专业性与趣味性,让唐诗从“文人雅事”走进“全民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艾莉



来源:三秦都市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