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扫码即飞!西安有了共享无人机 29.9元解锁低空打卡新体验

来源:三秦都市报 时间:2025-11-05 07:00:36 编辑:张进 作者: 版权声明

  11月4日,安仁唐市附近,共享无人机引关注。

  扫码免押、一键操控、AI成片……如今,共享无人机租赁服务在西安街头及景区悄然兴起,无需专业资质,就能轻松解锁空中拍摄视角,为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增添了别样乐趣,成为文旅消费市场的新晋“显眼包”。

  好不好操作?零门槛上手

  11月4日上午,记者在西安安仁坊遗址展示馆附近的安仁唐市看到,4台共享无人机租赁设备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围观。

  该设备科技感十足,由显示屏和6个透明的储物柜组成,里面摆放着某品牌的四旋翼无人机。一旁还竖立着海报,上面张贴着自助借还机操作说明和共享无人机使用流程。

  “之前从没碰过无人机,没想到几分钟就学会了。”正在操作无人机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跟着设备旁的说明步骤,扫码、下载APP、连接设备,全程不到一分钟就启动了飞行。

  记者现场观察发现,不少小孩也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无人机要么自动跟随拍摄,要么通过手机方向键简单操控,即便没有任何飞行经验,也能顺利捕捉空中景致。

  陕西帅驰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景飞无人机项目负责人贾秋介绍,这款共享无人机选用大疆微型机型,专门优化了操作逻辑:“无人机有多种模式,跟随模式能自动保持2米—3米距离跟拍,手机方向键模式则像玩游戏一样简单,不用额外配手柄。”同时,大疆APP内置多种AI模板,拍摄完成后可一键成片,“很多游客拍完当场就能生成短视频分享,既满足了打卡需求,又降低了后期剪辑的门槛。”

  贵不贵?限时活动价29.9元/半小时

  记者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在相关租赁界面看到,该品牌共享无人机为直接在手上起飞的小型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可达到4K的分辨率。支付宝信用分达到一定标准便能免付押金。

  贾秋介绍,价格方面目前正推出限时活动价,29.9元就能体验半小时飞行。“对比全国市场,我们的价格有一定优势。”贾秋举例,其他城市同类服务39元/半小时甚至69元/半小时,“我们的活动价希望让更多人愿意尝试。另外,单块电池续航18分钟,还提供机柜充电和备用电池,半小时足够游客拍遍景区主要景点。”

  现场不少游客表示价格能接受。市民李先生说:“我对无人机挺感兴趣的,但要专门买一台,可能一年用不了几次。这个共享模式就挺好,花30元就能体验无人机航拍。”

  记者了解到,该设备还搭载了防撞技术,遇到障碍物会缓速降落,同时购买了官方保险和第三方商业保险,“就算出现信号丢失或碰撞损坏,也不用游客承担任何赔偿,放心体验就行。”贾秋说。

  记者用手机进行了尝试。使用支付宝扫描租赁二维码,根据提示完成支付后,机器下方的一个储物柜门就自动弹开,里面有一架无人机,只需用手机与无人机完成配对,就能在手机上实现起降、移动、拍摄等操作。

  按照手机上演示的操作流程体验,记者仅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顺利租借到一台无人机。跟随、渐远、环绕、冲天……无人机的多种智能拍摄模式,只需轻轻一点按钮便能随心切换,满足不同拍摄需求。

  目前,该共享无人机已在西安布局多个体验点位,除了安仁唐市,汉邦欢乐世界也已同步投放。“我们正在和城墙景区谈合作,要是签约成功,将有望重点覆盖更多标志性文旅场景。”贾秋透露,品牌后续计划深耕西安文旅市场,让共享无人机走进更多热门景区,让市民游客在打卡古迹、欣赏风光时,都能解锁低空视角。

  归还无人机时需将设备完全关机,手机APP会同步弹窗询问拍摄素材是否已下载保存。确认后,系统将自动彻底格式化设备内所有数据。

  无人机客服介绍,此举核心是保障用户隐私安全,避免照片、视频等素材泄露。

  拓展文旅新场景 安全监管须同步

  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无人机操作需遵守分类管理和实名登记要求。消费者在体验共享无人机时,是否也需要相应资质?

  贾秋告诉记者,该无人机机身仅135克,相当于三分之一瓶矿泉水的重量,符合国家低空飞行条例,无需报备和飞行驾照即可合法飞行。

  此外,APP内置了精准的飞行地图,“打开APP就能清晰地看到禁飞区、限飞区和适飞区,安仁坊里只能在东、西广场两侧飞,文物核心区和马路上都标了禁飞区,从软件上就能把好关。”

  记者了解到,周末时段会有工作人员在现场引导,主动告知游客飞行要求,提醒避开文物区域和人群密集处。“昨天有个游客想往遗址核心区飞,APP直接弹出警示,我再过去提醒一下,双重保障能杜绝‘黑飞’风险。”现场工作人员说。

  共享无人机带来新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安全与责任的思考。

  陕西众致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潘莉律师指出,尽管微型无人机无需执照,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了解风险警示和管理制度”。实际操控者是飞行安全的直接责任主体,若在禁飞区“黑飞”或违反空域规定,监管部门将依法追究其个人责任。商家若未履行安全提示义务,也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潘莉建议消费者树立“谁操作,谁负责”意识,租用前主动确认飞行区域合法性,并询问是否配备第三方责任险;商家应以显著方式告知法律风险;监管部门应及早介入,规范这一新兴业态。

  陕西理工大学原文旅学院院长梁中效认为,共享无人机是“智慧文旅”的重要探索。它拓展了游客的视野与空间感知,形成“地面+空中”多维旅游新模式。他建议尽快出台低空经济专项法规,建立景区、公安、空管等多部门联动机制,避免“重投放、轻管理”,确保这一创新可持续、安全、有序发展。

  文/图/视频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姬娜



来源:三秦都市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