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网购7元搅蒜机竟被骗5万元“双11”临近 当心诈骗套路

社会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5-11-05 07:20:37
A1 A2 A3

  近期,各大电商平台“双11”促销活动火热进行,消费者开启“买买买”模式的同时,诈骗分子也伺机而动,且诈骗套路翻新、隐秘性强,让不少消费者防不胜防。有哪些诈骗新套路呢?消费者应如何识别?万一被骗又该如何及时挽回损失?这份反诈指南,请收好。

  收到坏货找商家

  女子陷刷单陷阱被骗5万元

  北京的张女士在某平台直播间花7元购买了一台电动搅蒜机,收到货后,发现机器是坏的,随即联系商家售后,结果上了当。

  具体侦办此案的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刑侦支队中队长邢运伟说,对方态度特别好,说是不小心弄错了,补发一个新的。张女士就觉得,那就补发吧。这个时候对方提出加微信,能实时监测物品发送的过程。添加微信后,客服又将张女士拉入所谓“商家群”,声称“群内有刷单任务,帮店铺提升成交量就能赚佣金”。

  “让扫码充值,然后对方就会连本带利再给她,前面大概几笔小的都给了,赚了大概100多元。后来对方就推了一个大的,大概是500多元,充完之后,突然对方不给了,说做错了,刷这个单之前加一个备注,没有加。对方说,想把钱拿回去,就必须按照指示接着往下走。”邢运伟说。

  为找回500多元,张女士又按要求支付1000元,可“错误”却接连不断,无法取回之前充的钱。此后,她先后累计投入5万多元。把情况告诉儿子后,张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即报了警。

  警方起底

  网购退款理赔类骗局套路

  民警介绍,近期,类似张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尽管购物平台、商品各不相同,但受害者均在收货时遇到“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随后陷入诈骗陷阱。此类诈骗有何套路?如何防范?来看警方提示。

  网购退款理赔类骗局一般是以下套路:

  诈骗分子先在平台开设网店,售卖日常商品;

  随后故意发错货或寄劣质品,等待消费者投诉或主动联系消费者进行赔偿;

  接着以“售后理赔”为由,引导消费者扫描私人二维码、添加微信,脱离平台监管;

  最后通过“刷单返利”等利诱手段,以及“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恐吓方式,诱骗转账。

  警方提醒,正规商家售后理赔绝不会要求消费者“先转账、做任务、下载陌生软件”。消费者购物维权需坚守“四不原则”:

  不脱离官方平台私下沟通,拒绝添加私人微信或扫描不明二维码;

  不轻易相信高额赔偿承诺,警惕“好评返利”“投资高返”等诱惑;

  不随意下载非官方软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风险;

  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遇“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说辞立即报警。 中新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连续喝下六七瓶功能性饮料 深圳36岁外卖员险丢命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