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11-06 08:03:26 编辑:张进 版权声明

市民游客在地铁站点观看展览 记者 李明 摄
本报讯(记者 郭沛然)11月5日,西安地铁电视塔站内,一抹靛蓝悄然“点亮”了通勤族的出行路——近百件扎染服饰、挂件在站台间舒展,冰纹如流云,晕色丰富又独特,与一旁“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的唐诗展板相映成趣,让赶车的市民王晶忍不住放慢脚步:“原来每天路过的地铁站,藏着这样的惊喜!”
据悉,这场名为“地铁遇见非遗 指尖上的雁塔”的主题展览,在电视塔站、钟楼站、行政中心站同步启幕,让西安地铁化身“流动的文化会客厅”。
穿过客流涌动的换乘通道,钟楼站的“红色美学”同样引人驻足,66幅精美的剪纸作品铺展开来:剪纸艺人们巧手翻飞,将二十四节气的流转、十二生肖的灵动,以及梅兰竹菊这类承载君子品格的传统意象,也被巧妙刻画,尽显神韵。“以前只在年集上见过剪纸,没想到在地铁站也能看到这么精致的作品。”刚下地铁的大学生张依琳掏出手机拍照,“一边赏剪纸一边品唐诗,意境太美了。”
而在行政中心站,23件手工陶瓷制品静静诉说着“陶成雅器”的东方美学:清露初凝茶叶罐线条流畅,釉色似晨露初凝;贵妃梅瓶丰腴华贵,纹路里藏着盛唐气象;就连小小的葫芦洗,都在细节处透着古朴雅致。每一件作品旁还配有咏物抒怀唐诗,让冰冷的泥土被赋予了诗意的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展览创新尝试把扎染、剪纸、陶瓷三大非遗技艺,与市民耳熟能详的唐诗相融合,让藏在民间的“指尖技艺”走进千万人的日常出行,为奔忙的都市生活注入一缕典雅沉静的人文气息。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底。未来一段时间里,无论是通勤的市民,还是来西安游玩的游客,都能在地铁的“下一站”,与绚烂的扎染、精巧的剪纸、厚润的陶瓷不期而遇,在匆匆步履间,邂逅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约,感受民间智慧与唐诗中家国情怀、自然咏叹的深情对话。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