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11-07 07:56:57 编辑:张进 版权声明

小区道路电动车随意停放
近日,莲湖区星火路107号通济花园小区业主反映,小区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挤占通道,提议开辟部分绿化带规划专属停放区以缓解困境。对此,社区回应称,绿化带改造涉及规划变更,需结合西安市相关政策,协同多部门进一步研究处理。
业主:
小区停车矛盾凸显 居民出行受影响
通济花园小区建成于2006年,属西安市北大街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住宅小区,共4栋住宅楼,其中3栋高层、1栋多层,当前常住人口800多人,其中,老人、小孩占比高。小区无地下车库、无固定地面车位且人车不分流,随着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数量增多,停车问题困扰着很多人。
“小区内部道路多处停着汽车,可通行路面本来就窄,不少电动自行车还在道路上、单元楼门口随意停放,有时甚至多排停放。”一位业主表示,早晚高峰期,小区内道路时常发生拥堵,尤其拐弯处通行困难,“消防车、急救车根本进不来,有时候行人走路都困难,孩子上学、家长出门都受影响。”此外,该业主还提到,小区大片绿化带长期未打理,杂物堆积、脏乱问题明显,希望能利用部分绿化带规划电动车专属停放区,同时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彻底消除通行与安全隐患。
探访:
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 地下车棚使用不便
11月5日,记者来到该小区发现,小区仅西门一个出入口,1号楼与2号、3号楼之间以及2号、3号楼与4号楼之间均有大片绿化带,绿化带内部杂物堆积,处于长期未打理状态;小区道路因汽车停放变窄,多个单元门口虽张贴着“禁止停放电动自行车”提示标识,但仍有电动自行车停放。
“小区有地下车棚可停放电动自行车,但入口坡度太陡,停车特别不方便。”现场一位女性业主说,若绿化带能改造成电动自行车停放区,日常停车会便利很多。随后,记者联系小区物业,一位负责人介绍,2019年小区曾与“莲湖城服”签订管理协议,因多种原因移交工作尚未完成,“目前物业仅为代管,具体事宜建议咨询社区”。
社区:
开展常态化治理 呼吁业主继续配合
在红庙坡街道红辉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通济花园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问题,社区已联合小区物业推进多项常态化治理措施,“目前,小区各单元门口都张贴着‘温馨提示’,在楼栋口也施划了禁停线,从源头遏制电动自行车乱停行为;社区携手物业清理车棚内长期闲置的‘僵尸’电动自行车,释放更多停车空间。”此外,该负责人介绍,社区持续加强该小区夜间高峰时段巡查,并联合辖区派出所民警每周二、周五开展专项检查,及时挪移违规停放车辆,引导业主将电动自行车规范停至车棚;社区还通过业主微信群定期开展线上宣传,提升居民规范停车意识,共同维护小区秩序。
“我们非常理解业主对停车便利的需求,但绿化带改造涉及小区规划变更,并非社区单方面能决定。”社区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与住建、资规等部门沟通,结合西安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相关政策,研究改造的可行性,同时呼吁业主继续配合现有治理工作,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居住环境。
相关政策明确方向
为难题解决提供路径
如今,随着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越来越多,怎样为电动自行车停放挤出一块合适的地方,成为很多小区的烦恼。对此,西安物业管理领域资深人士何志恒表示,为破解这一难题,近两年,西安市已先后出台政策,明确设施建设与管理框架。
何志恒说,2024年9月,西安市住建局印发《西安市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建设指引》,明确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由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属地街道(乡镇)负责,社区(村)委员会配合,委托专业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主体具体实施;委托主体方面,已成立业委会(物管会)的小区,由业委会(物管会)负责;无业委会(物管会)的小区,由属地社区(村)委员会担任委托主体。
“该指引还提出,在小区内利用公共绿地建设停放充电设施,可免于办理规划审批手续,但不得占用消防通道、消防扑救面等救援场地;建设前需在小区显著位置公示方案,按照《民法典》要求征求业主意见,业主意见难以统一时需慎重推进。”何志恒表示。此外,今年7月,西安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进一步发布意见,明确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的增建、改建,由住建部门牵头负责,属地镇街会同资规、城管、供电等部门共同落实,为小区停车难题的解决提供更清晰的责任分工与实施路径。
文/图 记者 姚瑞丹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