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六年深耕解锁“中华父亲山”地貌密码 中国秦岭地貌摄影展在西安启幕

来源:西安新闻网 时间:2025-11-18 08:31:03 编辑:王少华 作者: 版权声明

  中国秦岭地貌摄影展11月16日在西安土门工人文化宫开展

  这是中国首次从地貌角度,从高空俯瞰的摄影图像荟萃而成的大展览。

  这是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协会又一重大行动,由协会的地理分会完成。

  这个展览的摄影者们历时6年,行程超过10万公里,横跨六省地域,延绵1800公里的秦岭山脉几乎所有名山。

  这个展览,美,不是它核心价值,忠实记录秦岭的自然自在,才是它的主旨。

  在这里,没有绚丽的浪漫色彩,没有霞光雾霭和云海翻腾,只有山的铮铮硬骨,山的浑莽走势,山的外貌多变,山的分崩离析,山的扭曲反转,山的断裂塌陷;还有水的曲折蜿蜒,水的侵蚀冲积……

  秦岭亿万年的“玄黄”与“洪荒”,亿万年的“顽劣”与“暴燥”所留下的诸多证据和痕迹,都被摄影者操纵无人机尽收于一网……

  这个展览分两大部分:一是“秦岭概览”;二是“秦岭地貌”。总共展出120幅照片。每一章、节有文字叙述。每一幅图也有详实图说。

  中国秦岭地图前言(摘录)

  进入21世纪,中国秦岭便成为时代的热门话题,它的多重价值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其中,秦岭的外貌,首先吸引摄影者关注。

  2017年初,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协会地理分会成立。这个地理分会的主旨,即是自然地理的摄影发现和表现。

  2019年,地理分会的“中国秦岭地貌”的专题设想形成了。规划从甘青两省交界的西倾山开始,一路向东,跨越迭山山脉,搜尽西秦岭群山。入陕西后,经鳌山、太白山、终南山、华山等。再进入河南的伏牛山、嵩山、熊耳山、桐柏山……然后是安徽、湖北交界的大别山、天柱山。最后,在张八岭收住。

  由西至东,绵延1800余公里。

  秦岭地貌摄影考察行动的六年中,摄影者不但攀登了秦岭山脉几乎所有典型山峰,对各种高、中、低山地貌做了广泛、系统的寻查和确认,还对秦岭山脉的河流、峡谷、丘陵、台地……以及花岗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也做了详尽的搜索、辨识、拍摄。

  面对绵长、宽厚的秦岭山脉,他们首先在卫星地图上查看、发现各种疑似地貌,然后实地踏勘,然后进行地面、空中多维度、多角度的拍摄。这个《中国秦岭地貌摄影展》,是由一系列地理发现的图像组成。

  在这个展览的编辑、整理、选片中,高度写实是必须恪守的主旨,即图像表达要和自然存在的山川地貌高度一致。核心,即“实录”。凡是逼真写实,携带充足自然信息的,又在画面构图、色彩表现上皆不俗的图像,才作为首选。而一些画面很美,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图像,如霞光流溢,云海翻腾,层峦叠嶂的,但地理信息量弱小,且无法表现秦岭山川地貌特点的,我们都会“忍痛割爱”。

  这个《展览》,美,不是它核心价值。忠实记录秦岭的自然自在,才是它的主旨。

  这个《展览》还有确切、详实的文字辅佐。章、节的开篇皆有比较详细的文字陈述。每幅图片均标注地貌类型和地理位置,和拍摄年月,以及详实扼要的图说。

  《展览》的策划者,是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协会副会长、地理分会会长邵安红。摄影者是邵安红、太良平、李顺武、韩立军等,他们都是户外徒步、攀登、探险者,也是优秀的地理摄影师……

  ——石宝琇   2025年11月

  第一章 秦岭概览  巡天俯瞰三千里

  秦岭是一座庞大山系,以陕西境内的秦岭为中心,向西延伸与青藏高原对接,向东延伸至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最后,消失于淮河平原。

  从高空俯瞰,蜿蜒1800公里的秦岭由众多支脉组成。

  西部秦岭,从起始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海拔3500米以上的西倾山、达力加山、太子山、迭山开始。在第四纪冰川作用下,西部秦岭无声地诉说着第四纪冰期的冷酷和深刻的威力。

  中部秦岭,多级古夷平面的广泛分布,揭示了秦岭山地在晚第三纪以来的差异抬升。秦岭主峰太白山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中国大陆第一高峰,最高点拔仙台海拔3767米,其山顶完整地保存着第四纪冰川的诸多类型遗迹。而拔地而起的华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拔地而起,突兀于渭河平原上。

  东部秦岭,伏牛山花岗岩山体的锯齿状山脊与陡峭断崖,则是燕山运动以来地质演变的凝结。秦岭最东端的江淮丘陵地带,则散布的火山地貌,讲述着新生代以来曾经的轰鸣声与岩浆的沸腾。

甘肃省与青海省交界处的西倾山

甘肃省境内的迭山

甘肃省境内的太子山

陕西省境内的太白山

陕西省境内的鳌山

陕西省境内的终南山

陕西省境内的华山

河南省境内的伏牛山

安徽省境内的天柱山

  第二章 秦岭地貌  初识莽岭真面目

  这个展览系统、全面地呈现了秦岭的地貌类型及特征,囊括了高山冰川遗迹,中山森林草甸,低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侵蚀等典型地貌单元,对于这些地貌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诠释。

  还详细展示、解答了花岗岩、喀斯特、丹霞、重力、火山、土林及红土坡等秦岭特殊地貌特征,也规范了秦岭红色砂砾岩层或土层形成的不同地貌形态的称谓,地貌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地表形态的精确观察与详实记录。断裂带、断层崖、堰塞湖、花岗岩等地貌形态,在图集中得到了清晰且精准的呈现,在构造地貌、重力地貌、岩浆活动等研究领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甘肃省西倾山冰川槽谷群遗迹

青海省达力加山五山池冰斗湖

甘肃省迭山安子牧场断层崖地貌

陕西省紫柏山喀斯特漏斗地貌

陕西省华山瀑布

陕西省宝鸡石塔山

安徽省霍山县古碑镇九龙井锅穴

陕西省华山 花岗岩地貌

甘肃省徽县上滩村 嘉陵江蛇曲河谷地貌

甘肃省贵清山 嶂谷地貌

陕西省柞水溶洞

陕西省商洛 “巡马道——小河断裂带”地貌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 火山锥地貌



来源:西安新闻网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