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11-23 16:44:05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热水是如何通过庭院管网分配到每个单元和住户的?”“为何换热站数据正常但个别用户家不热?”“为何不建议暖气片改地暖?”为回应社会关切,增进广大市民、媒体对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的了解与支持,搭建企业与公众的沟通桥梁,11月21日下午,“走进暖心工程 共建温暖城市”西安市热力集团企业开放日活动正式开展,其中,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用户、物业用户代表等一行30余人,共同走进西安市热力集团幸福林带供热公司及相关外围管网、用户小区等地进行探访活动。

探访“温暖心脏”:绿色科技如何点燃城市热度
本次开放日活动首站便来到了幸福林带供热公司,它是西北首个以“多能互补”的“绿建”系统为载体的智慧化供热厂区。其热源设计总规模为6台116MW燃气锅炉,供热范围可覆盖北至西光厂、东至浐河、西至西安交通大学、南至建工路区域。
这里可以被称为城市供暖系统的“心脏”,它的核心任务就是制造出大量洁净、高温的热水。那么,热是如何产生的呢?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燃烧,在大型锅炉内将经过专业处理的软化水加热。这个过程远非简单的烧水,它需要制水、燃气、锅炉、智能控制(DCS集散控制系统)等一系列设备精密配合。其中,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能将锅炉排放的废气中的热量再次利用,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的节能与环保。
探秘“地下动脉”:智慧热网如何精准输配温暖
热源厂生产出的高温热水,需要被输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承担这一重任的,就是埋藏在我们脚下、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系统,它们如同城市的“温暖动脉”。
这些管道通常分为粗大的主干管和通向各小区的分支管道。以幸福林带为例,其供热管网主线长度就达41.29公里,支线管网19.07公里。为了保证这条“高速公路”的畅通无阻,沿途设置了众多检查井。这些检查井是工作人员进入地下进行维护和检修的“入口”,内部装有像“开关”一样的阀门和能缓解管道热胀冷缩的补偿器等关键设备。在夏季,热网工作人员会像“管道医生”一样下井体检保养;在冬季,他们则化身为“应急抢修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温暖持续送达。
当高温热水通过一次管网流抵小区时,并不能直接进入用户家的暖气片。这时,一个关键的“能量中转站”——换热站便发挥了核心作用。它的核心使命是进行热量交换。站内的核心设备是换热器,其内部由许多金属板片组成。从主管道来的高温一次网水流经板片的一面,将热量传递给在另一面流动的、通往您家的二次网水。关键在于,这两个水路物理隔绝,只交换热量,不交换水体。 这样既保护了主管网的水质和压力稳定,也使得小区内部的供暖系统可以独立调节和检修,互不干扰。小区的“供暖管家”会通过远程或现场方式,精细调控换热站的运行参数,确保送到每栋楼门口的热水温度和流量都刚刚好。
“以前总觉得暖气不热,就是供热企业没做好,今天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多的环节,各方面都要配合好,暖气才能热起来。”市民李正荣说。

庭院管网与室内系统——温暖入户的“最后一百米”
探访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庭院管网与室内系统,这里正好可以现场解答市民提出的“为何同一栋楼,却会出现你家热我家不热的问题?”,现场,工作人员解答道,“这是因为从换热站流出的温水,通过小区的庭院管网(也称二次网)进入您所在的单元楼。这段管网是实现“均匀供热”的关键,为了避免出现离换热站近的楼很热、远的楼很冷的“水力失衡”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联系物业或供热公司,要求其对二次管网进行水力平衡调节,合理分配流量,确保热量均衡输送。”
最后,热水通过楼内的立管输送流入至用户家的暖气片或地暖管中。热量通过热辐射源源不断地散发到空气中,房间便温暖起来。散热后的水温度降低,再通过回水管道流回换热站重新加热,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活动尾声,由市城管执法局、市发改委、西安城投集团等市级部门,共同座谈交流回应市民关切问题。市城管局相关代表介绍,联合市发改委等部门全力保障气源,开拓上游气源、完善储调机制,18.16亿立方米气源和3366万吉焦热源已全部落实;5月启动“冬病夏治”,检修管网1635公里,整改问题46个,消除隐患1291处,升级热力站103座、改造管道94公里,确保设施达标运行;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市政府分管领导自11月16日起每日调度,同步推出服务电话和“码上暖”系统,便捷群众报修;精准应对寒潮,联合气象等部门会商研判,发布寒潮应对紧急通知,督促企业调整运行参数、加密巡检,保障极端天气供热稳定。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张秋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