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的冰淇淋、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俄罗斯的巧克力和红肠……西安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里,来自中亚的各式粮油食品琳琅满目,铺满货架。11月27日,“何以长安·创见未来”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以下简称“爱菊集团”),探访这家西安本土“老字号”粮油企业如何化身丝路“美食博主”,把“一带一路”的成果,香喷喷地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在爱菊集团生产车间的智能生产线上,机械臂灵活挥舞,把一桶桶食用油码垛整齐;而在厂区另一边的生活馆内,这些自中亚“远道而来”的粮油被送上货架,成为西安市民触手可得的“丝路味道”。

走进爱菊集团的美食区,油泼面档口前总是人气最旺。“滋啦——”大厨将热油泼向铺满辣子的面条,伴着麦香,瞬间激活食客们的味蕾。而这碗面的灵魂原料——面粉,正来自数千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农场。
作为始建于1934年的西安老牌企业,爱菊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率先走出国门。2018年,爱菊集团以“新型订单农业”合作模式扎根哈萨克斯坦,解决了当地农场主“种粮难、卖粮难”的问题,并通过“订单收购”“预付货款”的方式带动当地种植,开启高质量经贸合作。

如今,爱菊集团已形成横跨中哈两国的粮油产业版图: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建成当地最大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在阿拉山口综保区布局中转枢纽,在西安浐灞国际港打造集散中心,三条产业链通过铁路专用线无缝衔接,构建起西部粮食进口大通道。
“仅今年前10个月,爱菊集团就通过中欧班列向国内进口近10万吨饲料小麦。”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副总经理王方说,如今,“爱菊模式”已升级为“订单农业+联合种植”的复合业态,让哈萨克斯坦的优质面粉与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实现精准对接。

2026年,爱菊集团将继续扩大在哈萨克斯坦的联合种植规模,计划将北哈州的联合种植面积从现有的22万亩提升至75万至100万亩,并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发展到100万至300万亩。种植作物将涵盖油菜籽、葵花籽、亚麻籽等重要农副产品,持续助力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何以长安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一碗碗飘香的面条里。王方说,爱菊集团正积极推进与哈萨克斯坦在多个产业领域的多元化合作。未来,双方将重点围绕粮油产业链展开更深层次的布局,包括粮食深加工、订单农业养殖、乳制品生产等方向,将古丝路的互通有无,深化为今朝的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