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堪忧
采砂业主大部分不按规定作业
据了解,汉江每年的汛期是6月1日至10月15日,这期间是禁采期。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大批采砂船进驻汉江,再加上每年除汛期外的不间断开采,开采后又没能及时回填,最终导致了如今河道的千疮百孔。“按照规定,我们对开采业主的要求是随挖随填,但有相当一部分业主还是做不到。”张修龙称,只是到了每年的禁采期也就是汛期,开采业主才会将一些开挖后形成的大的障碍清除。
“到汛期我们就把这些大坑填平了,这个很快的,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采访中,面对满目疮痍的河道,砂石场主们却不以为然。然而,当地群众却表示,即便是汛期到了,也没有几家采砂场填平大坑和砂石堆,“巨大的暗坑危害太大了,每年都有戏水的孩子溺水。”
在采访中,住在汉江边上多年的老百姓,都认为汉江上的这一艘艘采砂船为安康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大家也都不得不承认如今看到的这段河道确实不堪入目,甚至早已失去了河道本该有的面貌。“每一栋高楼的建起,每一公里的高速路铺成,都有他们的功劳。然而,如今摆在大家面前的汉江河道却已经很难再恢复原貌。”安康市环保局一工作人无奈地表示,“有时候环境监察人员还没有到场,相关部门领导的电话就已经打到局里面。”“目前最有效的保护办法就是随挖随填,如果所有的采砂业主都能严格执行这一规定,相信汉江的面貌定会有所改善。”张修龙表示,针对目前汉江河道的现状,管理处将根据具体情况出台强有力措施,加强对采砂业主的监管。
问题症结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咋兼顾
据了解,目前在汉滨境内河道上进行开采的采砂船大都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持有合法手续,然而,在汉江旬阳、白河段,非法开采现象依然存在。安康市城建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如果目前汉江上的这些采砂船一旦停止开采,安康的大部分工程建设中的砂石原材料的成本会增加,甚至一些工程建设会面临停工。
但是大量的、集中的、无序的采砂对河道以及河床的不利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一大生态和环境问题。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教授毛野对河道采砂从流态变化和对河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毛野认为,采砂会使河床局部变形,打破水砂运动的平衡,进而可导致河床改道,影响河床稳定。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二者相互矛盾,又相辅相成。”毛野称,生态和建设是目前像安康这种发展中城市面临最多,也是最难解决的一大问题,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一边是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对资源的需求,一边是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在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如今,如何做到二者兼顾似乎已经成为各地、各级政府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面对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有计划的、合理的对资源进行开采,防止更深层次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出现,成为了管理部门应该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在。 本报记者 俞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