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地铁二号线最后一段轨排铺设
华商网讯 (记者 叶萍)4月14日上午10点16分,随着地铁二号线北客站至北苑站右线区间最后一股轨排的铺设完成,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北客站至会展中心双向铺轨完成,顺利实现了短轨通,这标志着西安地铁二号线铺轨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随后将进行无缝线路长轨焊接、锁定等工作,计划5月31日实现长轨通。
短轨实现双向贯通
5月31日全线轨通 目前已焊接13公里
西安地铁二号线轨道工程于2009年9月20日开始铺设第一根轨道,与2010年3月31日实现了左线短轨通,于2010年4月14日实现了右线短轨通。
西安地铁使用的短轨为25米标准轨,整体道床施工采用“直铺法”相互连接而通,轨道车不仅可以来回往返,也可调头。由于地铁路面施工入口很多都已经封闭,全线短轨贯通对地下施工、运送材料设备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后将进行无缝线路长轨打磨、微调、焊接、锁定,线路信号标志安装等工作,计划2010年5月31日实现长轨通。长轨贯通后,整个西安地铁二号线就成为一根轨道,无缝连接。目前长轨已经焊接13公里。
中铁一局轨道一标项目部的王学斌书记介绍,地铁无缝长轨技术跟大家所知道的客运专线无缝工艺是一样的,时速可达200公里,但是因为地铁站间距较短,所以区间行驶最高时速为80公里。
三种轨道道床保地铁运行
预防沉降、减振降噪各有用途
西安地铁二号线轨道道床形式主要包括:短轨枕式整体道床、可调式框架板整体道床和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三种。其中可调式框架板整体道床是专门为了应对西安的多处地裂缝而采用的施工工艺。
地铁办工程一处副处长王军琪介绍,目前监测的数据显示,在最近二、三十年内,二号线各个地裂缝最大的沉降幅度为20多厘米,但是地铁是按照百年使用设计的,所以预设防沉降最大可调整值为50厘米,以确保地铁的平稳运行。
二号线共有8处地裂缝短,共使用可调式框架板整体道床77条,共计2100米。这8处地裂缝分别位于北稍门、糖坊街口、永宁门-南稍门、长安立交、纬二街、纬一街-会展中心2处、电视台转盘。
西安地铁二号线轨道道床形式简介:
·短轨枕式整体道床:在一般正线、副线、道岔铺设使用
·可调式框架板整体道床:在西安独特的地裂缝设防一般地段采用,是国内首次使用,可预防土地沉降对地铁运行的影响。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在穿越明城墙、钟楼、护城河及有特殊减振要求的陕西省广电中心等建筑的区段采用,缓解地铁车辆在该路段的振动幅度。
24小时作业确保工期
施工单位感谢西安市民理解
施工中两个施工单位克服了天气制约因素、区间交叉作业干扰大、线路一觉不连续,人、料、机转移频繁等困难,24小时昼夜施工,增加作业面,同步施工,为2011年9月28日全线开通奠定了基础。
中铁一局轨道一标项目部的王学斌书记还表示,工程进行的这么顺利,也得益于西安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是大家暂时的牺牲换来了今天工程的快速进展。
西安地铁二号线介绍及近期节点工期:
西安地铁二号线北起铁路北客站,南至韦曲南站,全长26.4公里。工程分两期施工,一期工程为铁路北客站至会展中心站,二期工程为会展中心站至韦曲南站。
二号线轨道施工分为两个标段,一标(中铁一局)从铁路北客站-永宁门站段施工,累计铺轨长度为32.36公里;二标(中铁十一局)承担永宁门站-韦曲南站段(含潏河停车场)施工,其中本次铺轨范围为永宁门站-会展中心站段,累计铺轨长度为12.8公里,剩余段计划在2012年进行铺设。
2009年9月20日开始铺设第一根轨道;
2010年3月31日实现左线短轨通;
2010年4月14日实现右线短轨通;
2010年5月31日长轨焊接及调整完成,二号线一期轨通;
2010年7月底,首列车进段;
2011年3月1日开始全新系统调试;
2011年5月31日前完成全线装修;
2011年7月31日完成联调;
2011年8月1日开始试运行及运营演练;
2011年9月28日二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