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改造?
原因一:现有设施落后
影响商圈整体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康复路市场现有的设施及经营环境比较落后,与周边商城、市场的发展以及市政府提出的“经营城市”理念相差甚远,影响了康复路商圈的整体环境。
原因二:火灾隐患严重
建筑材料需整体更换
此外,由于市场建成较早,现有消防设施不能完全满足防火要求,而市场日均人流量有5万~10万人次,安全方面存在严重隐患。
记者从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了解到,2008年12月,公安部警务督察局暗访组指出,康复路市场及周边商楼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要求限期整改到位。2009年,市场被列为市政府挂牌督办重点火灾隐患单位。当时市政府要求康复路市场必须在2009年8月底前完成火灾隐患整改,否则将被责令停业。虽经新城区政府协调,消防隐患整改期限得到了延期,但是市场目前所用建筑材料不符合新《消防法》要求,只有整体更换才有可能彻底消除火灾隐患。
原因三:三轮车随意停放
常造成交通堵塞
市场对城市交通影响也很大,市场人力三轮车多,随意停放干扰经营秩序,而且经常造成南北两口交通堵塞,影响长乐路与长缨路两条交通干线正常通行。同时,康复路属经九路的一段,经九路市政管网及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部分管网工程要从康复路通过,必然要实现“还路于民”。由于这些原因,康复路市场只能实施整体改造,保留现有业态,解决民生问题,缓解就业压力。
商户如何过渡?安置进周边市场
昨日,西安市新城区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4月19日,他们曾组织召开了康复路市场停业动员会,向经营户代表通知,从19日起对康复路市场实施停业,至2010年5月10日完成停业工作。
在经营户的安置问题上,考虑到市场部分经营户的持续经营,中心多方联系周边市场,协调达成优惠政策,出台了《康复路市场过渡经营推荐方案》,向他们推荐丹尼尔世纪广场1-4层(共约10000平方米)、金海市场150间(每间约12-14平方米)、炫彩服装批发商城一层、三层(共约70间)、金花羊毛衫城地厅(共约5000平方米),帮助经营户过渡经营,过渡费用自理。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市场改造期间和改造完成后,部分从业人员可以跟随商户继续从业。
新城区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康复路市场所一工作人员说,这次改造,经营户肯定是有损失,但是为了市场能够更好的发展,改造是必然的,所以希望经营户能够保持最大理解。
新闻链接
康复路市场曾改造过两次
成立于1984年的康复路市场最初由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城分局管理,1997年9月,被移交给西安市新城区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移交初期,市场中心针对市场大棚破旧的实际,对市场进行了部分改造,将部分后排摊位改造成房屋,第一次改造完,共有房屋600余间,摊位1200余个,提高了市场的硬件设施档次,使市场的发展有了一定起色。
2003年,市场中心投资将摊位全部改造成房屋,这一次,共改造成1800余间营业房屋,并完善了各种配套设施,改变了市场原有设施陈旧、路面坑洼不平的面貌,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卿荣波 杜俊岭 陈思存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