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师傅无奈之下打着寻人启事的牌子在西安寻找儿子 本报记者 赵彬 摄
一位手有残疾的父亲,为了寻找24岁的智障儿子,20多天来奔走在各地救助站,行程约7000里,儿子却依然毫无踪影。
华商报讯(记者 卿荣波 实习生李小伟) “救助站的人说我儿子来了又走了,现在叫我怎么办呢?”昨日,来自南京的残疾人巫师傅说起走失的儿子声音哽咽,他沿着火车站点从南京出发,两次到西安,行程约7000里,20多天靠各地救助站度日,却依然找不到儿子。
找孩子20多天他靠沿途救助站度日
昨日,手上有残疾的巫师傅(53岁)难过地说,儿子巫叶飞今年24岁,有智力障碍,年初在广州打工。4月1日,在广州的亲戚打电话告知巫师傅孩子不见了,可能和陕籍同事王某到了西安。4月13日,心急如焚的巫师傅来到西安找孩子。随后,他见到礼泉人王某,得知孩子在土门附近走失。巫师傅说,当日,他就印了500份寻人启事四处找寻。
4月21日,巫师傅按照热心人的建议找到西安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站说,孩子曾去过,但已离开了。”4月23日,巫师傅乘车到达三门峡,在当地寻找无果后,他按照分段救助的站点,途经洛阳、郑州、徐州、蚌埠、滁州等地寻找孩子,20多天里他只能靠沿途的救助站度日,“有时候一天只吃两个馒头,困了就在候车厅睡觉。”他每次下了火车就去当地救助站,查不到儿子信息就接受救助立刻乘火车去下一站。
5月9日,沿线找了一圈的巫师傅再次前往西安市救助站,但是仍没有儿子的信息。
救助站属于正常人能说清家庭住址
在第一次前往西安市救助管理站时,救助管理站曾向巫师傅提供了一份《人员档案信息》,昨日,记者看到这份信息表上求助信息中姓名为巫叶飞,住所城市为南京,入站时间为4月2日,上面还有档案编号、站内编号和照片,“这是我孩子,没错。”巫师傅说:“孩子智力有问题,既然在救助站出现过,那救助站就应该通知家长啊,为什么又这样让他走了呢?”
昨日,西安市救助站安置科一工作人员说,巫师傅的儿子的确在救助管理站出现过,“但是4月3日就离开了。”这位工作人员说,巫叶飞当时是自己前往救助站的,也能说清楚家庭住址,属于正常人,所以属于自愿救助,第二天,其要求要走,救助管理站就给其出具返乡乘客凭证,给了其1元钱让坐公交前往西安火车站换取前往三门峡的火车票,“严格意义上不算流浪乞讨人员,我们只能这样救助,若属于老弱病残,我们肯定会护送或者是通知其家长。”
昨日下午,听到这个情况后,巫师傅背起两个随身携带的大塑料袋,扛起印有儿子寻人启事的纸板再次踏上寻找儿子的路……
西安高瑾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瑾认为,救助管理站救助孩子时,孩子若能清楚地说出姓名和住址,救助管理站就可以初步推定其为正常人,那么,救助站就无需通知家属,若孩子明显属于智障,那么救助站这种做法就不合适,所以,关于孩子是否智障的医学鉴定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