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满意的微笑 一句“继续努力”
“我们想得到父母的鼓励”
孩子考试考得好,在班里受到嘉奖,回家后,总会向父母“邀功”。也有不少父母,会提前对孩子许诺,“考试得了100分,我就给你买××。”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物质奖励已经司空见惯了,然而一旦没有达到父母的既定目标,得到的往往就是责骂,有的家长甚至会打孩子。
一名孩子说,每当考试没考好,他都很怕把试卷给父母看,因为父母总会对他“狠狠训斥”,即使自己让父母失望,但仍然“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励”。听了这个孩子的发言,其他孩子也都不停点头。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家长给孩子的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其实,精神上的鼓励对孩子的作用远远胜于物质对于孩子的作用。有时候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没关系,你很棒,比上次有进步了”“下次再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也许给孩子的动力比你想象中的更大。
向往自由、快乐的生活
“我们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每个人都会向往自由、快乐的生活。本次调查中,近乎90%的孩子也都写下了这样的心愿。可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怎样的生活就是自由、快乐呢?
有人说:“我羡慕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生活,他们放学后可以在河里捉螃蟹、在田地里赛跑,可我只能写作业。”也有人说:“我羡慕幼儿园孩子的生活,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有人说:“我姑姑是残疾人,但我特别羡慕她的生活,她没有那么多的学习压力,可以整天在家上网、看电视,可我没法做我想做的事儿。”
对于六一儿童节最想干什么,大部分孩子说,即使家长给他们买礼物,他们也更愿意和小伙伴们出去玩,因为和家长在一起太拘束,一点都不自由。
记者李媛 袁玥 实习生惠珊珊
相关报道:无法承受成长之殇 走进陕西未成年犯管教所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对少年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未成年人犯罪对家庭的冲击也越来越强烈。如何有效地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六一前关注西安小学生内心世界 85%表示压力过重
为了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本报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发放给碑林区五味什字小学300名小学生。在问及学习状况时,85%的小学生表示压力过重,说家长最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更希望父母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及情绪变化。
胡锦涛向儿童贺“六一” 强调保护好祖国下一代
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向出席少代会的小代表、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表示节日的祝贺,并强调千方百计保护好祖国的下一代,让他们在平安和谐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组图:孙清云陈宝根六一前探望福利院儿童
昨日下午,孙清云、陈宝根代表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来到未央区东前进小学和西安市儿童福利院,为这里的孩子们送去祝福和礼品。
评论:今天,让所有的成人向孩子集体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