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陕西
9岁童疑被父殴打致死续:他曾两次把孩子打住院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6-16 03:0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新闻回放

  6月11日,因9岁的儿子一门课考了70分,生气的刘某便开始殴打儿子。当晚,孩子不治身亡。目前,刘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致死被刑拘。

  君君的家庭悲剧发生后,有读者认为,这一极端个例背后,是中国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私有资产,而不承认他们是独立个体的结果。

  现行家庭教育,“不少父母都在用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心理或身体摧残。”市民白女士说。通过走访几位家长,或许可以总结出家长以“爱”的名义摧残孩子的几种方式。

  “他曾两次把儿子打住院”

  “孩子真是可怜啊,刘某在我们院子住的时候,打孩子是家常便饭,这事院里的邻居都知道。”昨日,灞桥区新寺路一单位家属院的邻居们,围拢在一起,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惨剧唏嘘不已。

  几位邻居对君君(化名)的不幸遭遇除了表示惊异和同情外,还有深深的自责。邻居说,刘某婚后曾和妻子郭某、儿子君君共同住在这里。“最近三四年,经常能听到刘某打孩子的声音,而且经常是在晚上打。”

  据邻居介绍,有好多人都劝过刘某,让他不要再打孩子,还跟他说要再打孩子就报警。可邻居们说归说,倒没有人真的报警。“现在想起来,要是能早点报警,孩子也不至于会有这样的结果。”

  邻居说,去年秋天,刘某一家买了新房,就从家属院搬走了。

  家属院住着君君的母亲郭某的一名女同事。据她讲,孩子出事后第二天,郭某就向单位请假回家了。后来大家听说这事后,给她打电话,但她的手机一直没有开机。郭某今年34岁,平时为人挺好,也不打骂孩子。以前曾听郭某说,有两次,孩子被打得很严重,为治伤,先后在医院各住了一周。

  据郭某的女同事说,离婚后,郭某一直和自己父母住在东关一家属院内。受不了刘某对自己和孩子的殴打,也是两人离婚的一个主要原因。记者要露滋 实习记者 丁宁

  家长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

  周先生是西安一家大型商业机构的安装总管。年轻时,他并未获得较好学历。但凭自己不服输的精神一路打拼,从一名普通安装工人奋斗到安装总管。

  但也是受制于低学历,周先生与多次晋升机会失之交臂。而有个高学历,成了他对儿子最大的期望。为此,只要儿子学习稍有懈怠,就对孩子挥拳相向。

  有成就的家长怕孩子没出息

  市民白女士是一家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她说,自己十分在意孩子学习,“觉得因为孩子学习不好,作为母亲很没面子,很失败。”

  于是,她开始对儿子冷暴力,或者以讽刺、挖苦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是孩子与她越来越对立,母子关系很僵。

  好在现在白女士发现了这种做法的弊端,“孩子是独立的,我没有权利决定他的人生,与其母子这样剑拔弩张的,还不如放低自己的心态,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至少他还能快乐些。”

  家长喜欢强行干涉孩子的选择

  李同学已上大学,也在逐渐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有一点至今仍是她不能接受的。“父母总是以过来人的名义安排我的人生,”她说,父母总以为人生经验多,只有听他们的才能少走弯路。“但是,真正的成功不可能不经历挫折。”李同学说,即使有困难和挫折,她也希望自己去体验去体味一个完整的人生。“任何经验,都是真正摔疼了,才能记得清楚。”记者 冯强

  调查:西安9岁童疑被父打死续:孩子腰背部有棍打印记

  同事看法:西安9岁孩疑被父亲殴打致死续:同事称其很苛刻

  善意的谎言:9岁童疑被父打致死续:同学询问老师“谎称”请假

  原因:西安9岁童疑被父殴打致死 因孩子一门课考了70分

  处理:西安一父亲殴打9岁儿致其亡 涉嫌伤害致死被刑拘

  事件回顾:西安9岁男孩或遭生父殴打 深夜送诊时已经死亡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9岁童疑被父打致死续:同学询问老师“谎称”请假 06-14 04:09
小伙制止小偷行窃遭殴打 街头市民合力赶走小偷 06-14 03:52
西安9岁孩疑被父亲殴打致死续:同事称其很苛刻 06-14 02:36
西安9岁童疑被父殴打致死 因孩子一门课考了70分 06-13 03:47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