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突现“天坑”

塌陷大坑直径足有2米。郭一鹏 摄
中新网6月16日报道 今日下午6时40分许,位于南京闹市区的夫子庙路口地面突然塌陷,露出长两米、宽两米、深三米的大坑,令人联想起前期中国多个城市出现的“天坑”。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告诉记者,江苏省、南京市地震部门目前没有监测到异常迹象,大坑的出现可能与施工有关。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坑出现在南京长乐路与箍桶巷的交界处,是南京闹市区主干道,每日人流、车流十分密集。据交警三大队保安韩金林介绍,当时他正在该路段执勤,突然“轰隆”一声,地面就塌陷了一个大坑,他赶紧找来几根长竹竿围挡,防止人车陷坑。在场三大队交警胡博告诉记者,他还是第一次在南京遇到“天坑”。
前期,中国江西、广西等多个省市出现“天坑”,引起民众高度关注。张振亚说,所谓的“天坑”,其形成各有原因,有些地区有喀斯特地貌,有些省份有旱情,雨水减少导致地下空洞,有些城市“天坑”由施工造成。“迄今为止,这些‘天坑’的形成没有一个和地震有关”。
张振亚解释说,从地震的种类来说,陷落地震往往发生在煤矿采空区和溶洞,一般震级较小,而构造性地震一般是“先地震后有坑”,就目前在国内外发生的“天坑”现象都没有伴随地震发生。
他表示,现在全省地震前兆台网有150多个电磁、水化学、流体、地形变等监测手段,专门进行“前兆”现象捕捉,江苏省地震台网中心下设42个数字化地震测震台,对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进行测定,但目前未现异常。
各地频现天坑:
四川长宁突发地陷 7天现26个“天坑”
5月3日凌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石垭村“大弯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坑,到了昨日中午,坑口直径扩展到约40米,深不见底。【详细】
成都4天内现多处天坑 专家称与地震无关(图)
近日,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连续出现两个“天坑”,引起附近村民恐慌,猜测与地震有关。4日,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表示,经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刘俊贤等4名地质专家实地调查后,初步判断:两处“天坑”,均与地震无关,属正常地质现象。【详细】
四川宜宾长宁天坑增至43个 附近居民紧急转移
从4月27日凌晨以来,因地面塌陷,宜宾市长宁硐底镇已形成天坑43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天坑附近居民正在进行紧急转移。专家初步判断塌陷为地下水位下降所致。【详细】
地质专家释疑天坑 称系因岩溶现象所致(组图)
近日,中国多地出现路面塌陷,形成“天坑”现象。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会群教授解释称,“中国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340万km2,其中裸露面积达90万km2。通过一系列的地球化学反应,这一类的岩石是可以被地表水或地下水所溶蚀的,这种现象就叫“岩溶”。【详细】
相关新闻:长春上万只蟾蜍“游街” 地震局辟谣与地震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