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到18日,陕西、湖南、甘肃、辽宁、河南五省接连发生5起煤矿事故,截至22日凌晨,造成了49名矿工遇难、6人被困。记者调查发现,5起矿难都基本上没有矿领导守在现场。而在7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企业领导要轮流现场带班,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
王攀(商报评论员)
其实,在17日晚陕西省韩城市一煤矿发生矿难之后,就有人指出为何遇难者中没有领导。换句话说,开始质疑国务院要求“矿领导带班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的制度落实了。如今,5起煤矿事故,死的和被困的全是矿工,而无领导,更是让人感到愤怒。
的确,领导带班与矿工同时下井升井,有助于重视安全生产;但如果因此认为,有领导下井,就可以避免矿难,或者有领导跟着矿工一块遇难,大家就心理平衡了,恰恰是走向了反面。
分析近年来的矿难,不难发现,无论是国有煤矿,还是私营煤矿,无论是大煤矿,还是小煤窑,概莫能外。如果说小煤窑、私营煤矿发生矿难,是矿主利欲熏心,那么国有煤矿呢?大煤矿呢?为什么也会矿难频发?在我看来,这不是有没有领导跟着下井,制度是不是落实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的煤矿开采技术过于落后。
中国矿难频发,原因有二:制度落空,技术落后。一方面,各种安全生产制度,貌似严格的安全检查,在落实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变形走样。比如,带班领导跟矿工同时下井升井制度,2005年就有了,但一直落实不够;国务院7月7日强调后,这一铁律再次被证明遭到了软执行。
另一方面,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和装备总体水平低,全国煤矿非机械化采煤60%。大中型国有重点煤矿装备水平较先进,但设备老化程度较大;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煤矿生产工艺落后,作业人员过多、效率低。技术的落后,让从事采煤业的工人始终处于安全不保的状态,有矿工把每次下井当成挺进鬼门关,就在于此。
平心而论,没有一个煤矿,也没有一个领导希望出事,但之所以屡屡出事,除了存在大意(也就是制度落实不够)之外,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技术落后。美国煤炭开采业初期也是伴随着超高的事故率和死亡率,现在之所以降下来,归根结底在于技术的进步。
领导不下井固然不对,但如果技术上不安全,就是领导下井,也照样挡不住矿难。这5起煤矿事故遇难者中没有领导,我们就愤愤不平;反过来讲,假如有领导,难道我们就心安理得了?肯定不会。说到底,从技术上保证矿工生命安全,要比从制度落实上重要得多。
对于密集发生的这5起矿难,对于49名矿工遇难、6人被困的悲剧,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为什么没有领导遇难,而不去探究这些事故的技术问题,不去思考怎么避免类似事故,就有些难以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