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国税爆炸案重大嫌疑人刘赘衡其人
被全国通缉的长沙“7·30”税务分局爆炸案重大嫌疑人,究竟是何许人?
记者 刘长
刘赘衡,男,51岁,身高1米58左右,体态中等,逃跑时上穿白色短袖衬衣,下穿深色裤子。
打开公安部网站上的A级通缉令,刘赘衡排在首位,旁边是他的照片:面色阴郁,心思重重。
这名被警方悬赏人民币10万元缉拿的湖南衡阳男子,被认为是长沙“7·30”税务分局爆炸案的重大作案嫌疑人。该爆炸造成长沙市芙蓉区国税局东屯渡税务分局四名工作人员死亡,19人受伤。
距离爆炸过去已经整整一周,截至本刊发稿,刘赘衡仍然没有踪影,其犯罪动机的谜底也依然无从知晓。
国税局血案
7月30日下午4时,阳光炙烤着长沙市。炎热的天气下,马路上行人寥寥。
此刻,位于芙蓉区德政街和恒达路交会处的一幢七层大楼,没有人感到丝毫的危险来临。
该大楼一层为烟酒店,二层为美容中心,四层是舞厅,夹在中间第三层的则是长沙市芙蓉区国税局东屯渡税务分局(下称东屯渡税务分局)的办公地点。
当天是周五。按惯例,每周五下午3时到5时50分,东屯渡税务分局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要聚集在一个能容纳30人的会议室中,开展业务和政治学习。7月30日这天的主题与党员“争先创优”活动有关。
会议室中坐了25人——这是整个东屯渡税务分局29名工作人员中的绝大多数。缺席的四人中,有三人请假未到单位,另有一人在会议室外值班。
时间逼近下午4时15分,会议已近中途,有一人起身走出会议室接电话,另有一人也走出会议室去给茶杯添水。
会议室内剩下23人。突然,一声巨响。整个会议室天花板和部分隔断墙陷入坍塌,白色粉尘四溢。
与此同时,大楼街对面的人们也听到一声闷响,玻璃碎片如潮水般从大楼三层奔涌而出,爆炸产生的强大气流将整个三层的铝合金窗棂和防护网悉数摧毁,残骸散落一地,一块防护网甚至飞到30米开外的街对面。爆炸后,长沙市政环卫工人当晚前来清理现场,玻璃碎片、铝合金窗棂和防护网残骸,装满整整一卡车。
据东屯渡税务分局一位爆炸案幸存者回忆:当时他刚将脚抬起,放在会议桌拉开的抽屉上,爆炸声响后,他被炸得无法动弹,腿上鲜血淋漓。环顾四周,他发现,人们已被坍塌的建筑废墟掩埋,身边只能看清三个人:一个已昏迷不醒,另一个头已炸飞;还有一位,即爆炸案死者中惟一的女性罗丽群,“头已经被炸去了半边,胸口还有一个大洞”。
幸免于难的三名人员迅速拨通了警方和急救的电话。十余名伤者在救护人员帮助下抢救至医院。“有个女生脚都炸没了,被她同事抱着下来的,”目击者称:“伤很重,骨头都露出来了。”
事后统计显示,东屯渡税务分局的四名工作人员——彭涛、罗丽群(女)、王智勇、方中柱不幸在事故中罹难。四名死难者各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孩子)都只有13岁”。
而19名伤者中,有四人需要做截肢手术,另有一人眼睛在爆炸案中失明。
爆炸起因存疑
事发当晚,当地官方发布消息:爆炸系人为制造。湖南、长沙的省市两级警方成立专案组,现场警戒线拉起,勘测人员携警犬进入事故现场。
事发之初,人们普遍认为爆炸物是在会议桌下爆炸,故凶手极可能是与会者之一。警方由此传唤了东屯渡税务分局工作人员,排查内部职工间是否有积怨。一位劫后余生的税务分局工作人员语惊四座:“肯定是要炸彭涛,之前就打电话到局里来了,说要炸死他!”
据知情者透露:案发前有人多次打电话到东屯渡分局,要求“必须交出某人和他对质一些事情,否则就炸掉税务局”,记录显示,威胁电话曾长达20分钟——来电者身份至今仍未向公众公布。
爆炸案后第二天,人民网发出独家报道,称据一名知悉内情的警察爆料,长沙“7·30”爆炸案嫌疑人已被锁定,凶手为一名51岁的湖南衡阳籍人士,目前在逃。疑犯与东屯渡分局一彭姓年轻男子的父亲有过节。
据本刊记者了解,“彭姓年轻男子”正是爆炸案中的罹难者——彭涛。
但是,“凶手寻仇说”,很快遭到死者彭涛家人的否认。
彭涛,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人,今年35岁。1996年从湖南省税务专科学校毕业分配至长沙市芙蓉区国税局工作,遇难前为东屯渡税务分局一位普通的税务征管员,彭有一个五岁大的孩子。
彭的父亲彭茂吾原为中国建设银行湖南分行行长,已于2003年退休。他向本刊记者表示:“彭涛是一个很老实的孩子,与世无争,不会得罪什么人。如果是要报复我们家的人,为什么要去炸整个税务局呢?”
彭涛一位在长沙国税系统工作的双峰县老乡亦表示,“彭涛很低调,不像干部子弟有官架子,而且一直在基层工作,没有当官。”他表示难以相信爆炸原因同彭涛有关。
刘赘衡其人
8月2日下午3时,湖南警方正式发出通缉令,悬赏人民币10万元通缉长沙“7·30”爆炸案嫌疑人刘赘衡。通缉令显示:经公安机关三天的侦查,认定刘赘衡有重大犯罪嫌疑。其身份证号为430402195902282535,身高1.58米,中等身材,圆脸,逃跑时上身穿白色短衬衫。次日,公安部也发布今年第54号A级通缉令,悬赏缉拿刘赘衡。
但警方的通缉令并未说明刘赘衡涉案动机,截至本刊发稿,警方也未对案情做过公开发布。
警方通缉令显示,刘赘衡的户籍为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新建里54号。
本刊记者前往该地采访,从衡阳火车站往东,穿过铁路,是一大片苏式红砖建筑——这里是衡阳的“铁西区”,昔日衡阳铁路分局的职工宿舍。新建里54号为一套带院落的平房,是刘赘衡哥哥刘镇衡的私宅。
刘赘衡是铁路子弟,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刘的父亲为原衡阳铁路医院职工,因肺病早逝,母亲独自抚养刘赘衡姊弟四人。1969年,原衡阳铁路分局一位孙姓工程师搬来这里,曾目睹刘家五口人挤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内。其时,刘赘衡10岁,在铁路小学读书。
这个贫寒的家庭,不得不靠纺麻来补贴家用。幼时的刘赘衡总能弄一些小创造发明,让纺麻的工作更加省时省力,其聪明资质可见一斑。
但邻居称,刘赘衡性格有点怪,逢人不怎么打招呼,似乎精神有点问题。当地民警也认为刘赘衡性格“比较孤僻,比较怪”,行为举止总是和别人不太一样,“大热天喜欢戴个帽子”。
“聪明,报复心理很强。”据刘的小学同学回忆:童年打群架,人多打不过时,刘赘衡就表现得老老实实,等第二天对手落单时,刘再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打。
但由于家境原因,朋友们印象中“聪明”的刘赘衡只读到了初中毕业。
1979年,刘赘衡20岁,进入原衡阳铁路分局建筑段,成为一个没有正式编制的“集体工”,做装卸等体力劳动。
短暂的铁路工人生涯后,刘赘衡开始试图做小五金批发生意。二十六七岁时,他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离开衡阳。他告诉友人:“我在衡阳就是不走运。”
除了对衡阳的避讳,刘离开的因素还有:刘的母亲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左右去世,刘赘衡与哥哥刘镇衡之间感情持续恶化,在母亲的灵堂上,兄弟间曾表示要恩断义绝。
此外,刘赘衡继父去世后留有一套私人房产,为这套房子,刘赘衡也曾与亲人发生争执。衡阳当地甚至传说刘赘衡因为争房产不成,一把火将房子烧毁,其暴戾之气由此彰显。但烧房一事,没有确凿的证据。
据警方介绍,离开衡阳后的20多年,刘赘衡一直居无定所,常在长沙、广州等地往来,打零工、做小生意。刘结婚,又离婚,有一子在广州读书。
1997年,有人在长沙火车站附近,看见刘赘衡正打理其小小的五金百货摊。再往后,刘赘衡音讯全无。
“我们都很多年没有见过他了,”刘赘衡的大姐刘亚衡向本刊记者证实:刘家四姊弟,前三个家庭往来都很频繁,只有作为老幺的刘赘衡与家人十分疏远。目前,除了刘赘衡,刘家三姊弟都还在铁路系统内。
当散居于衡阳、长沙、广州各地的所有刘赘衡的亲人故旧,再次听到他的名字时,这个其貌不扬的男子已与一起惊天爆炸案,联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