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柠檬水女孩”的故事在美国成为不少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位7岁的俄勒冈州女孩不久前在一个地方集市上售卖柠檬水,但因为没有卫生执照,被地方卫生管理员驱逐。这名女孩的遭遇引发媒体和网民关注,在舆论压力下,当地地方官亲自向这名女孩的母亲道歉。(8月15日《新京报》)
无照摆摊而被驱逐,这样的场景我们实在太熟悉了,加上了“美国女孩”的界定,估计许多人在看到新闻标题时都会很有阅读欲望,想搞清楚这究竟是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当然结果还是让人“释然”的:原来美国也有“城管”,也会驱逐小贩啊!不过,仔细考量这个美国的“城管”故事,熟悉的过程中似乎又颇多陌生的元素和细节。
其一,驱逐小女孩的理由。管理员要求小女孩撤摊并不是因为摊子影响了市容而是没有卫生执照。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摆摊的管理首先强调的是卫生许可,是要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可我们的摊贩管理最常见的是,必须缴纳管理费、必须进入指定地点等等,至于卫生方面,反倒是基本无人问津的。
其二,管理员的执法方式。卫生管理员在首次撤摊要求遭受周围摊贩的反对之后,选择了无奈的离开。这不能不让人甚感惊诧。为什么没有推倒摊子、把摊子搬上执法车扬长而去?为什么没有对摊主拳脚相加?管理员自行选择离开,多么没有面子的一幕!用网友的话来说,美国的城管也太缺乏战斗力了。
其三,摊贩们的表现。尽管对驱逐小女孩的行为普遍反对,但是周围摊贩表示反对的方式是“纷纷和管理员理论”。这里,同样没有我们所熟悉的搬出桌椅板凳与管理员对峙、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势出现。
其四,当地政府的姿态。当这一事件被曝光、引来众多网友的声援之后,当地政府既没有宣布管理员是“临时工”,也没有表示要对管理员“严肃处理”,地方最高长官亲自向小女孩及其母亲道歉,甚至表示“自己儿时也曾摆过柠檬水摊”——当然,他也要求卫生部门在执行法规时要“倍加谨慎”,因为这部法律本就是为了促进商业而非相反。
……
同是驱逐摊贩,不同的是,我们在其中没有看到熟悉的已经近乎让我们麻木的暴力场面,而更多平等的理论和争辨,而地方长官的道歉,更是温和得有如一位善良的邻家阿伯。当然,人性化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根本原则在发挥作用,那就是法律法规。无论是市场管理员、还是摊贩、还是地方官员,都是在法律的范畴之内行使权利,没有越雷池一步。而反观我们的城管,其执法权的法律地位问题,争议多年也没有得到真正明确。也许,这才是这起事件背后最大的不同吧。 (刘楚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