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裁判文书未给一方当事人送达?”“本案一方离家出走已经8年之久,不尽任何家庭义务,你是基于什么考虑判决不准离婚的?”……
去年3月开始,全省法院历时半年,对2008年度审结、执结的100270件各类案件进行自查、互查、抽查,其中266件被判为不合格案件。评查结果出炉后,近日,审理这些问题案件的责任法官分别被处理,其中143名法官被通报批评,并有法官因此被调离法院。
普查:一基层法院平均每案有4.6个问题
司法不公、缠诉缠访、司法腐败……针对审判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2009年3月,省高院制定了《陕西省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评定标准(试行)》,从立案、审理、执行、裁判文书制作、卷宗装订归档等各个办案环节最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列举了127项扣分点。“这套量化的统计方法,既能作为个案的质量结论,又可以从宏观上精确地判断整体质量水平,能像医院的化验单一样精确反映案件‘健康’状况。”省高院有关负责人说。
在省高院对一基层法院的评查反馈报告中这样写到:共评查各类案件4107件,平均个案得分83.68分。得分95分以上的优秀案件3件……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不合格案件5件……共发现案件质量问题19176条,平均每案4.6个。“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案件判决书主文与合议意见有出入?”“本案系财产损害赔偿,为什么判决精神损害赔偿?”
“本案并不具备终结执行条件,为什么将案件终结执行?另外,标的款为什么还未给申请人兑现?兑现了相关票据为什么不入卷?”
面对评查组单刀直入的质问,大多数办案法官面红耳赤。“案均得分这样低,无地自容;案件瑕疵率这样高,无地自容;不合格案件这样多,无地自容;没有一件优秀案件,无地自容!”今年5月中旬,在听完省高院领导读完近两万字的评查反馈意见报告后,一位中院院长面对该院全体审判人员和基层法院的院长、副院长,连讲了4个“无地自容”,“要知耻而后勇!”
问责:相关法官被处理新一轮“体检”开始
评查之后,就是整改和问责。今年6月,省高院组成6个督查组,对去年查出的266件不合格案件全部落实了责任追究,对54名法官予以诫勉谈话,143名法官予以通报批评,6名法官被取消“办案能手”称号,1人调离审判岗位,1人调离法院,有217名法官受到了取消评先资格、责令检查、扣发办案补助等处理。
经过案件质量大评查,全省法院涉诉信访总量连续3年大幅下降,民商事一审案件调解撤诉率连续3年上升。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二审改判发回率下降0.61个百分点,上诉案件下降2.73%,申请再审案件下降5.22%。
据悉,今年4月起,榆林、延安、渭南、西安等4个中级法院及全省11个基层法院去年办结的近两万件案件被省高院列入重点评查范围,新一轮的案件“体检”也已开始。
通讯员 贾明会 高波 华商报记者宁军 实习记者 赵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