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需要加倍努力
东莞援建的映秀新城,除了地面楼房整齐漂亮外,地下市政管网、线路的设计,也非常齐全。
但这次泥石流过后,很多下水道被堵了,堵住下水道的很多是石块,根本无法冲洗。“重建就必须把铺好的沥青路面挖开,把管道挖开,然后重新铺设管道,然后再铺路面。这付出的代价,付出的努力,将是之前的两三倍。”说起重建的艰难,工作人员连连叹息。
一名前不久刚从东莞赶来映秀负责绿化工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援建小区、道路两旁的花池都已经做好,这几天就打算做完绿化的啊。”
现在,这一切都改变了。
二次重建需科学论证
岷江水的归位被认为是二次重建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岷江水就永远是个威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倾注了多少人心血的映秀新城,不能再次承受巨大的泥石流灾难。
东莞援建组工程管理处一工作人员说,映秀二次重建势必会引发一些争论,有人担心二次重建后再发生灾难。这是对映秀是否原址重建争论的延续。“现在看来,一些专家当年提醒的要注意泥石流灾害,是正确的”。因此,在二次重建时,更要科学的论证,尽力保证安全。
“有专家论证,有科学的评估,才能让村民信服,才能让他们住进来,否则,建好了房子,没人敢来住。”冷晓明说,现在的工作是加快清理现场。
生死5分钟 项目部没顶
中建七局三公司援建项目部28人失踪包括项目总工程师李文兴
“妈妈,这是我最后一次给您打电话,我们永别了,水已淹过了我的胸口,我走不出去了……”
“本来他是可以跑出去的,他是回去拿那些已经做好的预算材料,他不甘心所有的材料被洪水冲走,结果……”东莞援建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很感伤。
“中建七局三公司的援建项目部,是最悲情的一角。”在8月14日凌晨的5分钟里,位于洪水进入映秀新城入口的这个项目部,遭受了最为酷烈的灾难——被卷入泥石流中的失踪人员包括项目总工程师李文兴和商务经理曾世勇,项目部所有资料丢失。截至目前,该公司援建人员,共有28人在灾害中失踪,25人受伤,51人被洪水围困,720人受灾。
2009年8月8日,七局三公司来到汶川映秀援建,承接了映秀镇灾后重建房项目。工程造价达2亿多,项目有6个片区。
昨日,记者在一份汇报材料中看到,截至8月17日,28名失踪人员的家属已全部到场。家属要求全力搜救失踪人员。事故搜救组也提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汶川县常务副县长罗尔基木透露,目前部队、民兵、专业搜救队正沿着岷江两岸进行全力搜救,前天已经找到了3具遗体,昨天上午又找到了一具遗体。相关部门对遗体抽取了DNA,进行了妥善的保管。
总工程师的消失
在失踪的人员中,包括该项目的总工程师李文兴。
8月14日凌晨4时10分,中建七局三公司汶川映秀援建工地。“砰砰砰!砰砰砰!”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沉闷的夜。
“起床!文兴!”“文兴!快起床!有洪水!”材料员汪晓鸿死命敲打着项目总工李文兴的门。他知道,李工年过五旬,行动迟缓。
“李工!快!有危险!洪水来了!”李文兴却冲进了办公室。出来时,手里抱着电脑。
对李文兴来说,这些电脑中的技术资料比命根子还重要。两人往楼下冲。还没到一楼。“轰!”泥石流冲倒了活动板房。
一个激浪过来,汪晓鸿用力拉李文兴,无奈洪水汹涌,二人被冲散了。汪晓鸿被冲到500米外的吊桥边。他抓住了吊桥的铁链,奋力爬上桥顶,死死抱住铁索。八个小时后,救援官兵救下汪晓鸿,他成为第一位成功获救的人。
可是,李文兴却在他殚精竭虑、挥洒汗水的工地上失踪了。
最后一个电话
中建七局三公司项目部和工人在泥石流来临前居住的板房,如今已是滚滚巨浪翻江倒海。
汹涌的岷江水袭来时,工人们来不及穿上衣服,就开始逃命,有的往山上爬,有的往建成的长安居小区内跑,跑到四、五楼;来不及跑路,被泥石流缠绕的工人,一句呼喊都没有,便在洪水中不见踪影。
今年29岁的曾世勇,负责建筑施工和工程预算。“妈妈,这是我最后一次给您打电话,我们永别了,水已淹过了我的胸口,我走不出去了……”被泥石流冲走的他卡在某处动弹不得,给母亲打了最后的电话。之后,电话断线,
“本来他是可以跑出去的,他是回去拿那些已做好的预算材料,结果……”谈起他,东莞援建工作组的工作人员都很感伤。
守望相助共同求生
项目负责人朱贺听到了喊叫,迅速开门,站在走廊里使尽全身力气大叫:“大家赶快跑呀,什么东西都不要拿!”一直等到大家都行动起来了,朱贺才迅速撤离。下楼时,湍急的洪水已漫过胸部,根本无法前行,幸好紧紧抓住了一根护栏才得以逃生。
洪水裹挟着巨石、泥沙和枯枝败叶呼啸而来,在短短的10余秒中,水位陡然从0.1米涨到1.5米左右,又突然停电,一片漆黑。
几十名管理人员在黑暗中凭着平时的感觉向着枫香树89号楼跑,大家在齐腰深的泥水中挣扎着奋力前行。
刚刚分到项目部20天的新学员郭玉坤一边大声叫同宿舍的冯建才,一边往外冲。出门却发现身后没人,赶紧回身拍醒冯建才,拉起来就跑。跑着跑着,郭玉坤突然掉进了窨井,洪水把他淹没了。他拼尽全力往上一跃,双手扒住了井沿,却怎么也跃不上去。黑暗中不知谁抓住了他的手,用力把他拉了上来,才逃进了89号楼。
生活区,几百名农民工也在沉睡。水泥班组长穆世钱当晚喝了酒,凌晨4时多了,还没睡着,忽然听到远处有巨大的声响。
农民工们听到喊叫迅速跳下床向着临近有灯光的二台山山坡跑。冯啟德行动慢了些,被冲散的活动板房带到了自来水厂的房子旁边,他伸手抓住窗户上的钢筋,上到了房顶。泥石流已淹没了这个二层楼二楼的窗户。好在这里的房顶距离89号楼只有30多米,逃到楼里的项目管理人员赶快找到绳子,一头固定在窗户的钢筋上,一头扔到水厂的房顶。冯啟德才和另外两名逃到房顶上的同事得以逃到89号楼。
映秀水厂立了大功 阿坝州表示“把坝守死,严防死守”
“很震惊,没想到遭这么大的灾”,昨日下午,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冷晓明出现在映秀镇。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东莞援建的长安居小区,原本还剩10天就要完工移交的工程如今却满目疮痍,“太可惜了,实在太可惜”。他禁不住叹息。
阿坝州州委书记侍俊握着冷晓明的手说,“感谢东莞,感谢广东,这次泥石流灾难中,东莞援建组表现出色,特别冷静。”冷晓明笑笑,很欣慰,“东莞援建的房屋经受住了考验。”
楼经受住了考验
冷晓明一下车就走到了映秀新城对面的江边,东莞援建的长安居就在映秀新城。
“泥石流截断了岷江,岷江被迫改道,直接冲到了板房”,工作人员介绍。冷晓明来到长安居,一栋栋新房内,武警战士正在清淤,他们已经干了两天,从早干到晚,脚上的鞋子、袜子已湿透。新居楼下,被泥石流冲过来的板房,被冲弯的钢筋随处可见。一台面包车被泥石流冲得就像是进报废厂,完全压扁了。
“当时洪水有一人多深,工人们都跑到了楼顶去躲啊。”工作人员边走边介绍。冷晓明点点头,“楼很结实,经受住了考验。”
映秀水厂报废
东莞援建的映秀水厂,在这次泥石流中彻底报废。工作人员介绍,映秀水厂所有的设备都已安装到位,已可以投入使用,水厂总投资1900多万元。
如今,水厂内全是厚厚的淤泥和石块,控制室内,崭新的机器电路都浸泡在泥水中。水厂院子内,拥挤在一起的是一堆堆的板房、钢筋。那是原本建在水厂旁空地上的中建七局三公司援建工人的宿舍板房。岷江改道,这些板房最先受到冲击,怒吼的岷江水将3000多平方米的板房彻底撕毁,岷江水肆无忌惮地冲过板房,碰撞映秀水厂。
汶川县常务副县长罗尔基木说,“要是没有水厂,那泥石流洪水就会全部冲进映秀新城,恢复重建的成果能否保全就很难说”。
“要不是我们援建的水厂挡了一下,映秀新城就要全部遭水灾了,”东莞援建组的工作人员说。
将建永久性大坝
侍俊透露,前天晚上的暴雨,让213国道出现了17处泥石流,情况相当严重,而未来几天,映秀等地还有可能下暴雨,“现在,我们正在加固防洪坝,将来要在这里修一条永久性的大坝,万无一失,保证映秀新城的安全。”
侍俊说:“泥石流潜伏了27个月,现在全面暴发,总共有300多万方泥石啊。”
罗尔基木指着铲车正在努力挖掘的方向,“那个山里面还有200多万方的泥石,大雨还会下,我们不敢保证是否还有灾难,只能把坝守死,严防死守。”
岷江沿岸居民撤离
本报讯从银杏乡徒步走到映秀镇,张金大爷告诉记者要花足足一天时间。连日来,数十万居住在岷江沿岸大山深处的老乡,为了躲避已经摧毁家园的泥石流,徒步翻山越岭赶往都江堰、成都等地。
昨日记者在映秀抢险救灾指挥部看到,这些徒步的灾民走到映秀镇后,由不停穿梭的免费大巴接载他们直达都江堰。
自暴发汶川“8·14”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四川部分地区降大雨或暴雨,局部地方降大暴雨,引发多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目前已致成都市、德阳市、阿坝州等10个市(州)24县(市)576万人受灾,造成13人因灾死亡、59人失踪,大约有40万百姓被迫转移离开了家园。
其中,汶川特大地震集中灾区德阳市绵竹市清平乡和震中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及都江堰龙池镇受灾最重。
连日的暴雨,给岷江沿岸大山深处的老乡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在8月14日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通过武警官兵对道路三天三夜的抢险,从汶川到映秀镇路段危险基本排除。
从8月17日起,惊魂甫定的老乡们开始徒步撤离。来自什邡的王琴一家告诉记者,他们的家已经被泥石流摧毁,只能徒步撤离到成都投靠亲友。
在映秀镇前往都江堰的高速公路入口,这些风尘仆仆、全身家当就剩一个破旧小包袱的老乡们,抵达映秀后终于结束了徒步路程,被工作人员指引着登上免费大巴,送往都江堰和成都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