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日本东京一位老人在圣坛完成一年里最后的祷告后离开圣坛 人民图片资料照片
拄着拐杖独行的日本老人
2009年9月21日敬老日上庆祝的日本老年人 IC资料图
168年前,俄罗斯文学大师果戈理的《死魂灵》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买卖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以骗取政府资金的荒诞故事,辛辣地讽刺、暴露了金钱面前人性的丑态。
现在,在素来讲究“人情义理”的日本,与“死魂灵”惊人相似的丑闻却在这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死灰复燃。素有“长寿大国”美誉的日本目前已有281名百岁老人下落不明,长寿之国的假象一朝破灭。子女为攫取养老金而隐瞒老人的死讯,造就了众多“幽灵寿星”,亲情在金钱诱惑下的泯灭骇人听闻。而更深层次上,还折射出日本“孝道文化”的衰微和物质社会中人际关系极度冷漠的悲哀。
现象
日本独居老人常“孤独死”
在日本信州深山中的一个小山村,由于赤贫,所有活到70岁的老人都要被家人丢弃到楢山上。一个冬天的拂晓,阿玲婆独自一人,在楢山大雪中平静地等待着死亡。
小说《楢山节考》
8月19日,日本东京警方发现,一名登记的104岁老妇9年前就已身亡,她儿子将遗体肢解后藏在背包内,并一直非法领取其养老金。这一案件是在日本全国对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发现的。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日本的敬老日。为迎接这个节日,日本政府日前开始联系各地百岁以上老人。没想到一查之下,却发现大批百岁老人下落不明,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日本各地政府随后开始走访调查百岁老人现状。
日本有4万百岁老人
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发达国家,也是“长寿大国”。日本政府的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6.44岁,连续25年世界第一;男性寿命排名世界第五;截至去年9月15日,日本百岁以上老人为40399人。
日本人养老,一般而言,或去公立、私立养老设施,或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又分与家人共住和独居。日本常见的“孤独死”多见于老人独居状况。
281名“人瑞”失踪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前汇总的数据显示,在日本各地陆续发现的百岁以上行踪不明的高龄者已达281人。已确认失踪的高龄者中,男性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
自各地方政府宣布百岁老人行踪不明后,至今还没有出现经确认仍然在世的老人,行踪不明状态并无改变。
调查
日本政府发起“人肉搜查”
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报以感激的微笑。
散文《当我老了》
此次失踪事件反映了日本老人在社会中的尴尬地位,要么被子女看作摇钱树,要么干脆离群索居,在孤独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日本厚生劳动省12日决定,如果当事人是公共养老金的领取者,将向其寄送确认生存状况的书面材料,在无法确认的情况下将暂停支付养老金。如确认高龄者已死亡,将取消其领取权,并将向其家人追讨死亡后冒领的养老金。厚生劳动省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在20日前提供行踪不明高龄者的姓名、出生日期及住所等信息。
此前日本政府已决定对全国110岁以上老人进行“人肉搜查”,到其家中直接拜访,以确定他们是否仍然在世。厚生劳动省官员还表示,近期频繁出现的百岁老人失踪不会影响日本民众平均寿命统计。
案例——
女儿50年未见母亲
失踪的东京地区最年长者古谷房1897年7月出生。古谷房79岁的女儿说,她上次与母亲见面大约是1986年或1987年。古谷房的儿子说,至少10年以上没与母亲联络。而另一个女儿据说50年没与母亲联系了。
政府根据原先登记的地址寻找,发现根本没有这位老人。但是,政府迄今为止一直在给老人的银行账户里发养老金。
学者发话:“连子女都不知道双亲是否健在,这太令人震惊。这是日本当今家庭和社区人情渐冷的典型例证。”
111岁老人已成木乃伊
地方官员曾试图拜访公认为东京最年长男子的111岁的加藤宗现,却每次都被其家人以“闭门修炼,以期成佛”为由拒绝。直到7月29日,警方才发现他的尸体已木乃伊化。加藤的孙子随后主动承认加藤宗现已在32年前去世。截至今年7月,政府汇入加藤银行账户的养老金共计94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4万余元)。加藤家人现已供认冒领政府分发的养老金。
网友发话:“辛苦挣钱缴纳的养老金,就这样随便发出去,政府没有尽到管理的责任,无异于‘税金小偷’!”
漏洞
“幽灵寿星”拷问社会制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日本出现大面积的高龄老人失踪现象,其背后是社会制度、政府管理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一系列缺陷和漏洞。正是这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才最终造成了“幽灵寿星”的存在。
漏洞1:家属易骗取养老金
日本向长者发放的养老金名目繁多,七十岁以上老人可领取11.6万日元(约9100元人民币)的“老人长寿奖金”。年长男子丧偶每年可领取100万日元(约8万元人民币)津贴。
有些老人和子女同居,其家属可以按月领取老人的养老金。只要未发死亡通知,定期的养老金就不会停止发放。因此家人可能故意拖延通报死亡的时间,从而继续获得金额不菲的养老金。
同时日本银行依然认可凭印章取款,客观上也为冒领养老金创造了条件。
漏洞2:政府难掌握真实情况
据报道,日本各地政府多通过向百岁老人的家人或向其入住的养老机构打电话询问,也有的是通过地方政府官员向高龄者赠送纪念品的方式确认其生存状态。由于无权监视高龄者,也没有进入家庭直接确认的权力,再加之人手不足,各级行政机构难以把握百岁老人的真实现状。
2005年日本全面实施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国家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受到严格规定。该法也使很大一部分日本国民对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过度敏感。一些人已经开始批评政府在调查中对医疗保险记录等信息使用不当。
在日本,除了警察,任何涉及个人隐私的问询都会被认为是很失礼的。如果与老人同住的家人拒绝,政府官员没有权力强行见到老者本人。社会福利工作者经常在电话中被告知:“老人很好,请别来家里拜访。”而在登门拜访时,老人经常实际在家却不开门。很多时候调查者只能把信留在门口。
漏洞3:社会制度和人都“有病”
日本各地方政府有权对自己辖区内所发现的无法核实身份的死者进行火葬,且不用向中央政府汇报。另外,日本的户籍制度比较简单,与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险无关。
日本老年人也有各种问题,有些人脾气古怪,没人敢接近;有的流浪成性,到处漂泊;更普遍的是很多老人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很有可能死在路上,成了所谓“身份不能确认的旅行死亡者”。
反思
尊老文化待重塑
当我老了有什么愿望,我希望孩子们能在身旁,大家会该有多快乐。歌曲《当我老了》
日本媒体哀叹“长寿大国”神话面临崩溃。出现这样的丑闻,显示了日本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淡薄,揭示出的是尊老敬老文化的衰微。
照顾父母观念变弱
今天,只有50%的日本老人与子女一起生活。心理学教授说:“人们过去都是自己照顾渐渐老去的父母,但随着生活方式迅速变化,照顾父母的观念似乎正在变弱。”此次多名百岁老人失踪的事件,显露出日本社会尊老文化亟待重塑。
“银发之国”养老负担重
低收入、不稳定的工作和恶劣的生活条件等因素让许多老年人晚景凄凉。日本首相菅直人就老人失踪问题讲话时说:“人和人之间的纽带在弱化,整个社会似乎都在失去人情味。”
近年来,日本社会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学词汇——“孤独死”。老龄化问题严重的日本被称为“银发之国”,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日本百岁以上老人的人数可能会接近100万。
不过,日本问题专家表示,日本的老人问题实际上早已存在,此次百岁老人失踪之所以会引起社会极大震惊,主要还是由于过去“百岁人瑞”之多被过度神化了。日本社会中空巢老人的状况非常严重,媒体经常报道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时却无人发现。
借鉴
别让中国老人孤独而终
“现在的所谓孝,只是强调供养父母。但就算是犬马,人也养活它们,如果只养而不敬,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论语》
日本的“幽灵寿星”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应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让“不管、不闻、不问”老人的悲剧再次重演。必须重建“尊老文化”,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社会共识。只有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老人失踪”事件才不会继续上演。
中国陕西留指纹防冒领
2010年基本养老金调整后,中国陕西全省月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382元。据了解,目前陕西全省退休人员基本上都进行了指纹采集,全面指纹认证系统也已全部建成。相关部门过一段时间会把退休人员的指纹寄给他们,然后让对方按下指纹再寄回,进行核实比对。如果限期不寄回,将会停发养老金。
养老不能只讲物质
老人“失踪”或“孤独死”在中国也不时见诸媒体。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同属儒家文化圈,有很多相似性和共通性。某种程度上,中国在老龄化社会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比日本少。
中国老龄化除了规模庞大和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地区差异大、人口高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抚养能力减弱和应对老龄化的制度准备不充分等特点。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保险空账1.4万亿。日本老人“失踪”事件让人们看到,精神层面的养老问题也不能忽视。本组稿件据新华社、中新、《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