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西安下着小雨。上午10时,书院门里稍显清净。刚开门的街边小店老板忙着摆货,开门稍早些的人,手中把玩着茶壶,悠闲自得地看报纸。
贾平凹的仿品150元就能搞定
在书院门步行街,许多小店一楼是出售文房四宝,二楼有精品书画作品出售。记者走进一家小店,在二楼里,墙壁上挂满书法作品。横躺在皮沙发上的老板正专注地看电视。
在画室转了一圈,记者问老板:“朋友公司要开业了,想给人家送一幅字。”“您想要谁的字,我这里可都是真迹。”老板指着墙上一幅贾平凹的书法作品说,“贾平凹的字挺不错的,这幅可是真的,三万元。”“太贵了!”“那朋友关系怎么样?”“就是开业送个礼。”
画室老板迟疑片刻后说:“我这里只卖真品,你要是想要,能给你联系仿品。”老板说,无论客户要谁的字,他都能联系到货,仿品的价格便宜,一幅贾平凹的书法仿品,最便宜150元就能搞定。
记者问:“你这没有现货吗?”“我这是正规生意,仿名人书画作品,毕竟是侵权的行当,不摆出来免得麻烦。”老板说。
记者表示,能不能先看看货。老板打了个电话,“有贾平凹的吗?拿过来看看。”5分钟后,一男子将货送来,记者打开一看,果然是贾平凹的字体。“这字送人绝对没问题,你就放心拿吧。”老板说。
记者借口再看看就离开了。在另外几间画室,当询问是不是有仿品出售,老板都说能够联系到货。
送上名人照片仿品就不会被怀疑
时至中午12时,当记者准备离开书院门时,路旁一男子走到记者跟前,“先生,没看到合适的吧,我那还有点东西,去看看?”记者跟男子来到附近小院,走进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内,墙上挂满了各类书画,这些作品全出自大家。书法作品有启功、范曾、舒同、吴三大、钟明善、贾平凹等名家的。国画则有张大千、石鲁、何海霞、刘文西、杨晓阳、王西京、王有政等人作品。
男子给记者展示刘文西的作品《绥德姑娘》,并说:“这张就是仿品,售价500元。”
记者表示对画作不感兴趣,主要是想买几幅名人的字。男子问,“只要您能说得出来,我就能给你把货拿来。贾平凹的600元,范曾的800元,吴三大的700元。”记者提出喜欢贾平凹的,想要一幅“宁静致远”送人,不过担心被朋友识破。男子笑了笑,在抽屉内摸索片刻,将一张照片递给记者。照片上是贾平凹本人和“宁静致远”作品的合影。“把这照片和作品一起送,就算你朋友怀疑这幅字,还能怀疑照片是假的?”当记者询问照片来历时,男子只说了一句,“哪来的不能说,但我保证照片是真的。”
买仿干啥
送礼 求办事 用来充门面
记者在书院门走访中发现,无论正规画室,还是藏身小院的小店,只要顾客购买,店家会明确告知“这是仿品”。那么,到底是哪些人在购买仿品呢?
书画商云先生常来往于西安书院门和北京琉璃厂,经营着一家书画工作室,多少也会涉及仿品生意。“从销售情况来讲,仿品生意比真品要好,毕竟价格便宜,出货多。”他说,顾客明知是仿品还照买,不仅仅因为便宜,而是花小钱办大事。
云先生对买仿的人简单进行了分类。他说,买仿品的人最多的是要送礼。“有些是朋友公司开业,送真品太贵,送幅名人的仿品,面子上过得去,花费也不太大”。还有,就是给领导送礼求办事。现在书画作品真假难辨,就算送幅仿品,领导未必看得出来,只要能把事办了就成。再者,就算发现是假的,收礼也不是什么好事,哪个领导会追究呢。
云先生说,除了用来送礼,还有很多人用仿品来充门面。比如,有些顾客喜欢书画,真品价格太高,只好买些仿品挂在书房。还有一类买仿品的人,那就是投资者。“哪位大家作品市价高,他们就专门买谁的仿品。”云先生说,进手是仿品,出手就是真品了。仿的技术高了,难分辨真假,这些人利润就大了。
是谁在仿
学生仿 书画“小家”也仿
金女士在西安和北京专门做些书画生意,常和名家仿品打交道。她坦言,“自己就做仿品生意。”
据金女士讲,如今仿品制作队伍,是个比较庞大的人群。最低端仿者是书画专业学生,他们模仿名家作品,也是他们的基本练习。有些商人专门收购后,学生们能够挣些钱,还能够锤炼自己技法,当然一拍即合。“别看学生仿的水平不高,但他们有些作品,很难以真假来判定。”
在仿品制作行业中,主力军是书画“小家”。众所周知,书画从入门到形成独自风格,基本都是从临摹开始的。照着自己偶像的作品学,久而久之越临摹越像,有悟性的人形成自己的风格,将来就有可能脱颖而出。“无论学生还是书画‘小家’,也不是全能的仿者,一个人最多擅长仿两位名家作品。”金女士说。
|